松桃苗族自治县采取建立“三个清单”、落实“三项政策”、推行“三大服务”措施,切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目前,县级层面39项完成20项,剩余部分9项进度超过70%;领导干部187项完成113项;基层党组织2106项完成1732项;在职党员7133项完成5305项。
建立三大清单
开展专题调研建立包保清单。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工作措施。全县党员干部深入帮扶联系的社区和村开展调研,建立办实事项目任务清单。县级层面清单明确县级领导包保,相关责任单位主动认领县级层面清单和承接市级层面清单内容,将涉及本单位的实事清单作为年度重点工作高位推进。
实行专人联络做好台账清单。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1+N”服务联系制度,把133个参学单位细化为9个单元格,明确9名联络员实行常态化联系,通过电话、微信、QQ、现场查看等方式监督参学单位分类做好动态台账,逐一解决问题、逐项对账销号,确保联络不断网、服务不下线、效率不减速。
进行专项研判确定督办清单。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听取各工作组汇报,认真分析困难问题,确定督办清单,明确完成时限和要求。每月底分别向包保领导定期下发温馨提示函,同时给责任单位下发提示函,对标对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按期销号。共召开专题会议5次,解决办理问题9个。
落实三大政策
出台干事创业政策。落实干部职工关怀机制,关心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家庭情况和思想动态,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县委组织部为全县308名驻村第一书记及619名驻村干部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并组织开展健康体检。县纪委监委对尽职的2名干部予以免责,对受到轻处分的93名干部开展了回访教育。
激活文明实践政策。找准志愿服务“供需”平衡点,推出线上“点单”-中心“派单”-队伍“接单”-群众“评单”有效衔接的闭环服务,孵化了39个精品项目。广泛组织市县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联建社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行动,专项整治农村大操大办违规酒席、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引导各地完善村规民约,普遍建立红白理事会等制度,规范红白喜事标准。目前,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共计3万余人次,服务时长约4.8万小时,构筑了纵向涵盖县、乡、村,横向覆盖党、政、群的“全民公益”版图。
细化信访积案政策。县纪委监委实地开展“访村寨、重监督、助振兴”专项行动,为蓼皋街道滨江社区追回28万余元集体资金。目前,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接访群众900余人次,落实包案督访问题283个,带案下访问题237个,化解矛盾纠纷529个,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31个。线上收集网民的投诉、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民情通道管理办公室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核实,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开展、问题在一线解决”。目前,各地网友在松桃网民情通道留言5338条,相关部门办结5338条,办结率达100%。
推行三项服务
强化协调服务找准破题发力点。县委党史学习教育9个巡回指导组重点针对一些“硬骨头”项目反复督导、精准发力。督促县住建局协调县农业银行、县信用联社及时支付购房尾款给房开企业,化解“御府一号”项目历史遗留问题。督促县民政局协调、争取县社会福利院、乡镇敬老院提质改造项目和100张护理型床位建设。督促县教育局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县第五、第六和第七幼儿园教育工程项目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仅剩少许的校园室外硬化、校园美化绿化、水电安装等附属工程正抓紧施工,10月上旬相应所有幼儿学生可以正常入园。督促县城市管理局按照“能划尽划、科学施划、创新施划”的分步规划,利用背街后巷、城市边角等闲置场地,新划分车位216个,有效缓解市民停车难问题。
优化平台服务拓宽便民受惠面?;平穹裰行谋曜蓟ㄉ?,项目精装修部分已完成85%,信息化及设施设备已完成60%。持续探索“一窗式”改革,打破部门间条块分割的审批服务方式,受理事项占比达90.46%。以“异地可办”为目标,扎实推进“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改革,目前线下办理跨省通办件共381件。扎实推进政务数据共享调用,重点推进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等高频电子证照的入库、调用、共享。
深化后续服务提升办事满意度。县公安局持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动“1+N”政策保障体系落地,对暂时不愿意落户的,办理居住证,享受公共服务保障。县经开区强化服务机构建设,加强企业台账管理,采取“一企一档”管理模式,通过招工培训、减免租金、配套公租房、解决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等举措,助力企业落户松桃。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推进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为退役军人就近提供政策法律援助咨询。目前在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及28个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均已建立法律援助站,全县511个村(社区)均已建立法律援助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