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印江:家乡好物乘“云”出山
2022/04/22    来源:天眼新闻客户端     点击:535   

4月20日,走进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镇凤仪村电商驿站,柜台上整齐地摆满了各种农特产品。驿站掌柜吴城敏正忙着组织群众对网上销售的农特产品进行分拣、包装、称重、装车……随后,这些农特产品将销往全国各地。

2016年,吴城敏放弃了高薪工作,怀揣一颗为家乡做贡献的心,毅然决定回乡创业,立志做乡村振兴的领头羊。经过多番考察,吴城敏将目光锁定在了农村电商。

"这几年,我通过开办电商驿站,在各种电商平台上销售当地的茶叶、食用菌、红薯粉等农特产品,我希望把家乡的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带动乡亲们共同增收。"吴城敏说。

为了弥补自身不足,吴城敏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一系列电商培训,自身业务能力有了提升后,吴城敏对产品和营销思路进行调整,他尝试开发了自己的微信小程序。

"通过这个小程序平台,就能更好地帮助村里的老百姓销售农特产品。"吴城敏说,2018年他线上平台销售额就达150多万元,销量有3.6万多单。

此后,吴城敏不断丰富电商驿站的农特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范围,从销售本村农特产品转向销售全县农特产品。

"刚开始我只是卖本地的一些农特产品,比如干腌菜、食用菌,然后又扩展到全县的红色木黄酒、金豆腐、茶叶、土蜂蜜、红薯粉、牛肉干等等,让这些农特产品通过我们的平台走出大山。"吴城敏说。

目前,吴城敏通过"电商驿站+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在为家乡注入了发展的新鲜血液的同时,又带动了当地20多人就业增收,每年付给当地村民的工资达15万元。

"我们来这里包装、上货、下货,一个小时有12元,也让我们也增加了一份收入。"凤仪村村民黄金城说。

此外,近年来,印江紧扣"提速降费",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创新构建电商驿站物流配送体系,切实打通上行"最先一公里"和下行"最后一公里",进一步畅通了电商驿站"物流网"。

"现在我们不仅快递费降费,还有电商相关的一些补贴,再通过县里组织到外省的一些展销会等渠道,进一步把我们当地的农特产品带出大山。"吴城敏介绍,去年电商驿站年营业额已达到800万元,销量11.8万多单。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