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从社区党组织入手,在社区基层组织建设上下功夫,创新社区治理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基层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围绕服务群众,切实下好党建引领这颗“子”,激活基层治理一盘“棋”,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玉屏建立健全县、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联动体系,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一线指挥部”设在县委,4个街道党工委是“前线指挥所”,社区党组织则形成了一个个“战斗堡垒”,上下共同发力,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县党建形成“一盘棋”。
网格化,是强化基层治理的基石。在玉屏,街道党工委逐步构建起一个“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党支部、功能性党小组”的四级基层网格党组织体系。目前,玉屏4个街道已建成76个网格党支部,有效打通社区治理“末梢神经”,将“微党课”和“特色党员活动日”放在小区里、楼栋中。
在此基础上,探索实施居民点单、支部派单、全员接单、服务对象评单“五单”治理模式,由居民点出“需求菜单”,社区党组织派出“工作清单”,社区在职党员根据自身优势“接单”,群众根据办理情况“评单”,党组织根据完成情况“晒单”,切实做到了党员服务与居民需求定向对接。同时,制定“党群服务清单”“物业管理清单”“网格管理清单”,调整社区党组织工作重心,由“战斗堡垒”带领班子吸收驻地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和社区党员等多方力量,具体抓落实,大力推动工作力量向网格下沉、服务资源向网格下放、在职党员向网格报到,不仅提升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水平,也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从“被动式管理”到“主动式服务”,这正在成为玉屏自治县社区治理工作的新理念、新常态。
面对各级各类的基层党建资源,如何进行有效整合,开展共建共治共享,从而为辖区群众提供各类服务,是玉屏强化基层治理的一道重要命题。为此,玉屏坚持一体化工作思路,充分加强各类资源共通共融、互联互动。
在制度层面,出台《玉屏侗族自治县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为全县工作推进搭建了“四梁八柱”,扬起了“指挥棒”。
以政策为支撑,玉屏积极谋划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最优战略,探索成立“县城市党建联席会+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党支部+功能性党小组”社区服务治理体系,并广泛推行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建理事会等形式,实现各方共商共议,进一步合理配置行政组织的职能、权力、责任、资源,明确权责边界,协调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同时,把党组织与社区网格同步设置,使网格化党建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同步推进,积极构建科学合理、健全完善的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的基层党建工作网络,进一步促进基层党建全覆盖、社会动态情况全掌握、公共服务无遗漏、社会管理无缝隙的社会管理目标。
同时,玉屏扎实开展就业帮扶行动、平安创建行动、为民服务行动,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围绕强就业、促发展,强文化、促和谐,强服务、促民生等重点工作,创新实施“微工厂”就业帮扶、“四点半课堂”“五个一”来访制度等工作措施,建立党员、巾帼、青年、老年、文艺、文明创建、矛盾纠纷调解7支志愿服务队,制定志愿服务清单,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群体性文体活动,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实践,主动融入社区公共生活,积极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共治、充满活力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格局。2021年以来,召开“读书会”“分享会”150余次,参与群众8760余人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文艺演出+党史宣讲”文艺巡演20余场次;收集反馈问题78个,完成办理78个,化解矛盾203起,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一子落、满盘活,玉屏积极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一路探索一路歌,书写出社区治理的玉屏样本,打造出具有玉屏特色的基层党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