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印江:卸下“人情”包袱 共树文明新风
2022/07/08    来源:铜仁日报     点击:1080   

“这个方法好,不浪费。给大家开了个好头,值得推广!”近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洋溪镇曾心村一村民办丧事将丧宴餐桌上的“碗碗菜”换成了节俭卫生的自助餐,引来乡亲们频频点赞。

在村里当了60多年“事务总管”的张明凡扳着手指算了一笔账:“比起以往,一是减少操办酒席的劳动力,二是操办天数减少了,既可以节省主人家的费用,又能减轻亲戚寨邻的负担?!?/p>

酒席关乎民生,连着民心,折射文明新风。如今,在印江各地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已成为一种新风尚。

印江滥办酒席之风是如何刹住的?印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任占熬坦言:成功探索的“三治”模式功不可没。

“三项”改变,治范围宽泛、主体不明

酒席关乎民生,连着民心。2019年以来,印江已制定出台相关文件,规范城乡酒席类别,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实行常态化监管,严肃查处违规行为,有效整治了城乡滥办酒席之风,营造了良好的文明风尚,赢得了干部群众拍手称赞。但仍存在操办丧事时间长、人财物浪费大等情况,不仅加大了群众经济负担,更为推进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带来巨大挑战,制约了乡村振兴脚步,群众强烈呼吁简办丧事,以减负担。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2021年以来,印江进一步改变办酒范围、改变自治主体、改变管理模式,回应群众关切。在操办范围上,只允许办理婚丧酒,取消生酒等不正规酒席;在时间上,严格限制办酒时长,尤其是对白喜事,农村地区不得超过4天、县城区不得超过3天。

该县构建县、乡、村以及社会层面“四方联动”机制,实行县级统筹、乡镇推进、村(居)主治、社会参与,系统谋划、一体推进,积极引导各村将规范操办酒席纳入《村规民约》,通过村民自治、相互监督,共同营造文明新风尚。

与此同时,该县严格实行红白喜事个人申请、村级初审、镇级审批三级制,建立归口档案,对凡是不符合办酒对象的一律拒之门外,纳入负面清单,落实分级分类审批。建立县内联防联控机制和县外接边联防联控机制,实现农村酒席共管共治、合力推进、联防联控。

“三张”清单,治责任不明、问责不严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整治城乡滥办酒席中,印江紧盯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责清单“三单”管理,切实明晰各方责任、明确阶段任务、严明惩戒措施,持续整治违规酒席风。

该县厘清责任清单,县级充分发挥统揽统筹,乡镇(街道)切实扛起主责主业,村(居)主抓分片主包,常态化开展酒席摸底排查,对各类违规酒席进行劝导、制止及处罚。

该县梳理任务清单,职能部门抓合力补位,积极做好红白喜事打招呼,倡导安全办酒、节俭办酒、文明办酒。行业部门抓垂直管理,按照“行业主管”的原则,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不办酒、不帮忙、不送礼,切实把宣传发动融入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筑牢治理滥办酒席的“防火墙”。

同时,强化问责清单,落实“一案三查”,针对党员、国家公职人员和非国家公职人员分类明确处罚责任,实行经济处罚、党纪处罚、行政处罚以及道德谴责相结合。

2021年以来,该县先后查处滥办酒席11起,曝光11起,罚款4.23万余元,退还群众礼金近2万元,处理干部职工5起9人。

“三方”力量,治渠道不畅、合力不够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事,更需要的是合力共治、久久为功,才能收获满满。

政府从“主导者”转变成“引导者”,采取协商会、座谈会、听证会以及问卷调查、信息公开等方式,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达成思想共识,形成行动合力。

企业从“旁观者”转变成“有心人”,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签订《承诺书》,公开承诺践诺,不承办违规酒席,凡是承包3桌以上的,都要出具审批书,公开张贴。分类分项制定餐桌文明标准,倡导自助餐模式。餐饮行业督促消费者科学点餐、理性消费、文明用餐,提倡“N-1”和“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的点菜方式,让餐桌文明成为新“食尚”。

社会从“被动者”转变为“主人翁”,成立红白理事会,将滥办酒席和餐饮浪费纳入到《村规民约》,推行农村居民“积分制”管理,将农村居民的行为进行量化和细化,储蓄备用,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由“村里事”变“家家事”、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

2021年以来,该县接受群众各类举报同比减少九成以上,社会风尚得到明显好转,文明之风正在邛江大地蔚然成风。 ( 左禹华)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