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持续改善城乡文化基础设施,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多措并举增加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群众美好生活添彩。
“我是在外地读大学的学生,正值放假期间,听同学说这里的新馆很漂亮,就和同学相约一起来了。这里的阅读环境很不错,文化氛围十分浓厚,来看书的读者也挺多的,我们都找到了喜欢的图书?!倍琳哒叛笏档恼怯衿磷灾蜗赝际楣菪鹿荨S捎诠莶胤岣?、设计新颖、环境雅致,自图书馆开馆以来,每天都有不少城乡群众和学生前来借阅图书。
这里不仅成了当地文化休闲的好去处,也是该县公共文化设施持续改善的一个缩影。
从图书馆到农家书屋、从文化馆到文化站、从乡村大舞台到“欢乐院坝”……目前,该县建有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箫笛博物馆各1个;乡镇(街道)建有综合文化站8个;村(社区、安置点)建成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94个、农家书屋93个、乡村大舞台56个、“欢乐院坝”50个,覆盖城乡的县、乡、村、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网络已基本建成。全县应急广播、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实现全覆盖,实现一村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闳褐诳词槟?、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随着城乡文化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该县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也不断丰富。
“现在村里有10余支文艺队伍,节假日经常到乡里或附近的侗乡风情园景区表演节目。以前大家闲时就是打麻将、串串门,现在都习惯在茶余饭后出来聚聚,去文化广场、‘欢乐院坝’跳跳舞、唱唱歌,经?;褂邢匚幕堇吹睦鲜ξ颐撬蜕暇实难莩鲆约拔囊斩釉备ǖ技家?,每天都高高兴兴的,生活多姿多彩?!备孟匮怯阆绻彝宕宕迕裎馑颊庋稳萑缃竦奈幕睢?/p>
从送戏下乡到“文化走亲·文化认亲”,从流动图书车到流动博物馆,从送文化到“晒文化”……玉屏每一次更有温度、更有情怀的公共文化服务都期望让城乡群众拥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该县创办“周末大舞台”“文化走亲·文化认亲”“晒文化”等群众文化品牌,开展“文艺轻骑兵进基层”“戏曲进乡村”“乡村振兴、文化有约”等群众文化活动,采取文化志愿服务、“文艺轻骑兵”进田间地头等方式,年均开展文化活动、辅导培训100余场次,做到了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此外,该县还运用“互联网+文化”思维,将互联网文化创新成果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建立全县文体广电旅游大数据平台,统一调配资源,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互联互通,形成全方位覆盖的文化服务格局。(李紫英 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