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德江:23年“植”此青绿
2023/01/30    来源:铜仁智慧党建云     点击:1295   

“满山石窝窝,出门就爬坡……”1月28日,新年第一天上班,德江县共和镇林业站站长姜国明在乌江边的植树现场,一边给新植的树苗浇水,一边向一同植树的干部讲起这些年乌江两岸的绿色生态之变。

52岁的姜国明出生于共和镇乌江岸边的姜家渡村,一直在镇上工作的他算得上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此的山里人,见证了乌江两岸千山变绿的艰辛历程。

“2000年的时候,无论你站在哪个山头,望出去不是石窝窝就是沙坡坡。”姜国明摇头回忆说,雨后的泥石流特别严重,群众庄稼每年受损都不小。

2001年,共和镇在德江率先拉开了退耕还林的序幕,一“植”不变在姜国明记忆中已有23个年头了,他说:“从2001年开始退耕还林,主要恢复生态,种植的苗木大多是意杨、青松等?!蹦切┠辏底衬甑慕魇枪埠土忠嫡镜囊滴窆歉?,每年植树造林要持续3个多月的时间,共和镇的山岗上总有他上山勾画图斑、督促植苗的身影。

航拍机在乌江上空中盘旋,姜国明走过来看了看说:“这乌江两边的松树林都是当时的人工种植的,包括共和镇四周的松坡绿林。”据他介绍,现在每年的春秋两季,镇上勤劳人家仅在林下采集野生蘑菇的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6年以来,共和镇因地制宜,扶持能人实体发展脐橙、花椒、李子等经济作物,让青山化银绿水生金。雪峰柚、紫葡萄逐渐成为共和精品水果的招牌。

置身姜家渡村,山顶上是涛声阵阵的松林,山腰是四季飘香的花椒基地,村寨四周是以脐橙为主的果园,再看乌江碧水映青山,已然是一幅山水美人家富的迷人画卷。

共和“生”绿只是德江县近年来聚焦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新年上班的第一天,德江县其他21个乡镇(街道)都像共和一样组织干部群众进行植树造林活动,种板栗、栽李子、植桂花,因地制宜兴产业绿城市,一起为家乡添绿增彩。(冯胜彦)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