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小巷”犹如城市的“毛细血管”,连接着主干道“大动脉”,是群众生活的大空间。近年来,碧江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开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行动,让背街小巷“焕新颜”,为群众幸福生活“再加码”。
位于锦江街道东门社区的老地委小区属于老旧小区,之前小区内设施陈旧、道路坑洼、杂草丛生,居民苦不堪言。经过整治后,崭新平整的沥青路取代了原本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水泥路,卫生与秩序都得到大大的提升。生活环境变好了,群众心情也变得更舒畅了。
“我在这里住了二十年了,以前这里小区环境差。改造后,路面变得特别平坦整洁,垃圾有了固定的存放点,停车也规范了,墙上还有各种彩绘,居住环境比以前好多了?!毙∏用癫苤净咝说厮怠?/span>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锦江街道大力开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行动,在细节上花“绣花”心思、细微处下“绣花”功夫,将城市精细化管理向街巷延伸,让老旧的背街小巷重焕生机。
“我们首先是组织社区党员、居民、志愿者共同开展彩绘行动,以‘文明共建、小巷公约’等为主题打造文化墙。其次是为摩托车、小汽车规划停车位,同时,对污水、垃圾等进行合理处置。通过这些措施,全方位改善背街小巷的环境?!苯踅值蓝派缜辔毖钛橇崴怠?/span>
同样,河西街道跑马坪巷道的环境也得到了质的提升。2016年以前,该巷道内卫生与秩序较差,居民意见较大。河西街道和花果山社区将该巷道作为重点进行管理,加大经费投入和管理力度,建立了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将该巷道打造成了现在的示范巷道。
“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我们利用每月的党员活动日、每周的创文活动日,以及晚上的夜间巡逻,逐家逐户地开展入户宣传,并在空闲地绘制文化墙,张贴市民公约,营造背街小巷创文的浓厚氛围。同时,落实包保责任制,组织社区网格员每天对背街小巷院落的环境卫生、车辆秩序进行巡查,并联合责任单位对小区院落里的‘飞线’、卫生死角、乱停乱放等进行集中整治,为小区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焙游鹘值阑ü缴缜持Р渴榧?、主任杨秀芳介绍。
如今的跑马坪巷道内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再也不见了往日的杂乱,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强。
“创文工作开展得好,社区干部每周都要巡视几次。小区现在车辆停放、垃圾堆放这些都做得比较好,我们住着也比较舒心?!毙∏用袢矫獾厮档馈?/span>
小巷虽小,却是离群众最近的连心路;虽窄,却是关乎市民出行的民生路。在背街小巷整治中,碧江区从民生细节、市民需求入手,在细微处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打造洁净文明的城市环境,既保留了街巷里的“市井味”,也展现了干净整洁、舒适宜居的新面貌。(碧江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何怡紫 崔磊 实习生 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