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贵轩丨深挖村史村事筑牢乡风文明建设根基
2025/03/13    来源:《贵州宣传》     点击:42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惫笾葑魑绱逦幕试创笫?,有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12个、中国传统村落757个,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镇24个,更分布着成千上万的自然村落。这些村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也承载着时代的变迁和满满的乡愁。

围绕传承文化根脉,贵州自2024年开始,谋划开展“乡愁印?!迨反迨抡骷敝魈庑袒疃庥?年时间,全面挖掘整理乡村的基本情况、历史沿革、民风民俗、文化遗产、历史名人等,使全省1.36万余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有历史、寨寨有故事”,推动文化赋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已有4000余个行政村完成村史村事征集。

开展村史村事征集,关乎“为贵州立心、为发展赋能”的宏大主题。

村史村事承载的是农耕文明,而农耕文明正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与精华所在。农耕文明彰显着中华文明特有的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和处世智慧。比如,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生态伦理,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人际交往理念,耕读传家的文化伦理等,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标签,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勾迨反迨抡骷?,有利于?;ず门└幕庖桓?,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贵州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独具魅力。同时,贵州乡土文化积淀丰厚,许多村寨都有各自珍贵的历史和人文资源。比如,圈粉无数的“村超”“村BA”,就是有关地方依托深厚历史底蕴、守正创新打造的文化盛宴??勾迨反迨抡骷欣谕诰虼ハ绱逵判阄幕?,在润物无声中将文化自信的种子播撒在群众心中。

11.webp.jpg

遵义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游客在苟坝会议会址参观。

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在贵州乡村巨变的历史长卷中,有很多值得大书特书的村史村事。比如,遵义市团结村的大发渠、黔南州麻怀村的进村隧道、毕节市高流村的“绝壁天渠”等,见证着各族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创造奇迹的历史。开展村史村事征集,有利于促进干部群众从中获得精神滋养,汇聚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满怀斗志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创造新辉煌。

作为一项创新性工作,贵州村史村事征集工作启动一年以来,在结合实际中积极稳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曾经,因缺乏对乡村历史脉络的了解,一些村民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熟悉却又陌生”。如今,通过对村史村事进行挖掘整理,乡村发展的历史脉络更加清晰。比如,安顺市高荡村是一个千年布依族古寨,当地布依族特色建筑和遗存被誉为布依文化“活化石”。通过挖掘村史村事,大家才发现这里曾经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于是依托这一历史资源大力发展茶文化体验项目,推动村庄焕发了新的生机。又如,黔南州金山村追溯由原“烂山村”更名为“金山村”的历史脉络,再现脱贫攻坚的非凡历程。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村史村事征集工作正在搭建起一座沟通过去与当下的桥梁,成为连接村民和乡愁的纽带。

12.webp.jpg

安顺市高荡村。

对村史村事的挖掘,让藏在“深闺”中的乡村独特景观被更多的人知晓。在贵州启动村史村事征集后,著名作家叶辛专门记叙了印象中的六盘水市妥乐村,盛赞妥乐村“真是一道美不胜收的风景”,并邀请他的画家朋友到妥乐村开展创作,让妥乐更为世人所知。又如,毕节市阳光村挖掘有着360年历史营上古寨的文化价值,布局种植10余里的油菜花,把油菜花的自然之美与古寨中木雕、石雕的人文之韵统筹起来打造乡村旅游景点,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挖掘整理村史村事,推动解决了一些珍贵的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无处安身”的问题。比如,贵阳市黄木村深挖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阳戏,组织村民演绎《桃山救母》《踩大刀》等经典剧目,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时推动文化?;ご小S秩?,黔南州潘硐村通过挖掘特色文化,推动水族剪纸技艺在新媒体平台上宣传展示,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拜师学艺”。这些生动实践,正在把散落在贵州广大乡村中的文化珍宝编纂成一部鲜活的乡村史诗。

文明是文化传承发展结出的硕果,培育文明乡风需要乡村文化提供价值指引。一些乡村通过对村史村事的挖掘,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汇聚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比如,六盘水市大桥村梳理从清朝至今桥梁变迁的历程,用“桥文化”串联起村民的集体记忆,引导村民发扬互助、奉献的精神,积极参与道路修缮等公共事务?。又如,毕节市青松村走出131名博士、硕士和学士,通过对优秀学子的梳理,村民们对兴文重教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这些村史村事中的“小故事”,正在温润着乡村文明的“大生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的重大任务,对贵州来讲,开展村史村事征集是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的基础性工作,要纵深推进这项工作,确保善作善成,并扎实做好成果转化运用“后半篇文章”。

以村史村事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挖掘村史村事中蕴藏的特色文化资源?,依托特色风貌、民风民俗、体育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打造差异化文化IP,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大力发展人文经济,着力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消费点,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双向奔赴”。将村史村事挖掘整理与农特产品销售、文创产品打造等结合起来,推动“黔货出山”。

以村史村事促进文艺精品创作。围绕打造高质量文艺精品,大力推进村史村事“现代化转译”。组织文艺工作者到乡村开展采风创作,将乡村中的生动故事和烟火气、人情味等融入笔端和镜头,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文艺作品,让村史村事在文化的舞台上焕发新的生命力。

以村史村事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剐问蕉嘌男逃疃?,推动村史村事优秀作品走进生活、走进群众,做到“口口相传”“家喻户晓”。重点运用新媒体手段加强村史村事宣传展示,开展短视频征集大赛、大V探访村寨、村史村事讲述主题演讲等群众性活动,激发年轻一代对家乡的热爱,使乡村文化成为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精神力量。

13.webp.jpg

村民参观黔西市素朴镇古胜村村史文化馆里的老物件。

以村史村事助推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村史村事作为乡村文化的深厚积淀,是铸魂的关键。应当深入挖掘、提炼具有代表性的乡村优秀文化标识,突出因地制宜、地域特色,将其融入乡村的设计和建设当中,让每一个乡村都有独特的文化气质,实现千村千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加强乡村文化遗产?;ぃ鼗ず孟绱宓脑挤缑灿肜芳且?,为群众留存乡土记忆、留住最美乡愁。

(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谢俞

    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