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看似朴实无华,却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一种人,看似平凡朴素,却能成就不平凡的业绩,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帮助与恩惠。东莞市企石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黄敏旋便是这样的一个人。
今年7月,对于黄敏旋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为深入贯彻落实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精神,根据《东莞·铜仁东西部协作2021年工作计划》,东莞市企石医院要委派一名医务人员前往德江对口帮扶,黄敏旋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就报名,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满怀激情地踏上了这一条“光荣之路”。
刚接到报名通知时,他还在东莞市洪梅镇隔离酒店支援东莞市“6.18”疫情防控工作。面对着这样一个可以代表东莞市对外支援又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他既兴奋又有些顾虑,因为他刚得知妻子怀上二胎2个多月,女儿今年9月又刚好上小学一年级,正是需要教育培养的阶段,而自己年迈的父母长期在老家惠州,父亲身体不好,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自己要经?;鼗葜菡展怂牵盖鬃鲆恍┨寮旒澳靡┕ぷ?,如果去了千里之外的贵州,家里的事情谁去安排和照顾?母亲似乎读懂了他的心思,说:“知子莫若母,你的秉性我最清楚,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
想到了自己的初心,他放下了包袱,风雨兼程,义无反顾。“我自愿申请到贵州支医,请组织同意!我要在最好的年华,做最有意义的事情!”作为党员的他率先垂范,发出铿锵有力的请战。
远离家乡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初到贵州,无论是环境还是饮食、语言,黄敏旋都很不适应,但是想到自己接下来可以为当地百姓解除病痛,为德江的医疗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他便觉得,水土不服这些都不是困难了。
按照东莞驻德江县东西部协作工作组的安排,他被安排到德江民族中医院心脑病科进行为期一年的医疗技术帮扶工作。由于心脑病科会诊任务特别重,每天会诊的患者平均就有8-9个,多的时候有十几个,每天单是会诊就要花三四个小时。每天下午还要带着年轻医生到各个科室会诊,帮助其他科室解决问题。他严抓年轻医师的基本功,查阅病历、指导其病历书写;每天早晨交班后进行查房,规范及指导年轻医生的诊疗方案;每周组织开展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健康宣教等,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传道授业解惑。
作为东莞市医学骨干人才的黄敏旋不仅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有很好的大局观和个人担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细心、耐心、有爱心。不管是2020年初新冠肺炎在武汉、湖北肆虐时,还是今年东莞的“6.18”疫情,他都积极主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希望能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特长,为社会、为国家奉献一份力量。
今年8月中旬,当他在外科会诊“胸闷、气促伴双下肢浮肿”的老年患者时,他认真询问病史、详细地给患者做体格检查,成功诊断出“急性肺栓塞、Ⅰ型呼吸衰竭”,当机立断,给患者开出针对性的诊疗方案,经过转入心脑病科进行规范的抗凝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德江县民族中医院的何医师介绍:“黄敏旋刚到德江,便全身心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他不仅医术精湛、经验丰富,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患者更是满腔热忱?!苯衲?月,一位江苏的房地产老总郑某,因长期抽烟、熬夜突发胸痛来到医院 ,他仔细询问病史及完善心电图检查后考虑是急性心肌梗死,后经过心脑病科介入团队开通绿色通道,入院不到55分钟就给患者开通血管,患者得到及时救治,顺利康复出院,患者及家属非常感激并赠送锦旗以表谢意。
今年9月底东莞市发布的关于《“十四五”时期莞铜医疗卫生协作工作方案》的文件,按照文件要求东莞市企石医院对口帮扶德江县煎茶镇卫生院,挂职为煎茶卫生院副院长的他,积极在煎茶卫生院开展帮扶工作,每周周三6点左右,天还没亮,他就从县城出发,到煎茶卫生院内科进行查房、小讲课、专业技术培训等工作,直到下午5点半才结束;并对医院发展、重点科室建设、提升公共卫生及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医院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
“虽然每天都很忙碌,但为患者解除病痛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在工作之余,黄敏旋还经常组织医疗队下乡举行义诊活动,把最优质的医疗技术送到边远山区群众的身边,为群众办实事,让山区群众享受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引导群众培养健康行为、树立健康理念、提高健康素质,真正做到把健康送到群众身边。在接下来的帮扶时间里,他也将不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将自己的所学所长奉献在德江这片热土。
“支医之路是艰辛而平凡的,但同样也是光荣而有趣的,在这里不但可以认识很多优秀的人,还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我一定会排除万难,努力工作,不忘初心,牢记支医使命,运用自身的专业技术特长,加深东西部医疗技术交流促进东西部医疗事业的发展,缩小差距,圆满完成支医使命?!闭缋词?,黄敏旋的决心坚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