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伯,麻烦你来接一下我……""老陈,快点过来,找你有点事商量……""陈支书,你帮我喊一下医生,顺便带点牙齿痛的药……"
面对乡亲们的需求,他总是这样回答"马上来,马上办""不怕,再忙也要来"……,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面前,用自己的行动成为全村群众心中的"贴心人"。他就是思南县桐梓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应国,今年49岁,当过八年兵,2001年至2003年任村计生专干,从2003年起,先后担任桐梓园村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不知不觉在村里为群众服务已20年了。
"我们村条件差,外出人员多,坡陡路弯,居住分散,如何才能发展?……"2016年,陈应国当选桐梓园村村委会主任。面对全村老百姓的信任,陈应国连续多夜失眠,心里始终在思考村里的发展和全村的出路。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陈应国与时任党支部书记杨廷福商议,必须改变村级阵地建设,必须搞好党支部建设,必须搞产业发展,支部引领干、党员带头干,一定要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偏远山区发展之路。
"老百姓办事情不方便,我们就向上级申请项目资金,先后修建了村委会办公楼和村卫生室,来办事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都高兴极了。"陈应国高兴地说出了全村的"第一变化"。
一变则万变。随后,陈应国带领村支两委一班子人,想方设法利用"流动党课"为老党员送课、送报刊,千方百计动员年轻人回家创业,立足实际推进产业发展。
如今,桐梓园村党支部共有43名党员,先后培养6名年轻党员成为主力军;发展油茶1000亩、黄牛300头、花椒50亩,国储林建设3000亩,先后解决500余人就业,带领全村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以前做梦都没想到,我能在这里有房子,搬迁到铜仁,生活太安逸了!"桐梓园村汤巴林组游廷发说,全靠陈支书的"磨功"。所谓"磨功",就是陈应国知道游廷发一家长期外出,家里房子破烂,加之患病家庭困难,如果重新修房子,会产生很大的债务。于是,每到晚上,陈应国就打电话,讲政策说道理,宣传易地扶贫搬迁的好处,全力打消游廷发的顾虑,终于磨了两个月,签订合同同意搬迁,搬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
和游廷发一样。桐梓园村邱家寨刘明忠,2015年毕业后无所事事整天游手好闲,陈应国多次找他聊天,谈自己当兵的经历和精彩的故事,鼓励他立志改变参军报国。经过不断鼓劲和自身努力,刘明忠2016年顺利入伍。现在,只要有时间,刘明忠总会打电话,问候支书和了解村里发展情况,比亲戚还亲。
"比我自己的子女还亲近,经常到家里问寒问暖,对这些老人家、老党员、崽崽些关心很周到。"老党员陈明昌深有感触地说,谈起"支书"有说不完的话。
在群众的眼中,陈支书是大家的心里人,是大家的贴心人。只要有困难,他会第一时间到;只要有问题,他会第一个解决。陈应国说,不值一说,我是党员,就是为群众服务,就是和老百姓在一起。只有把群众放心中,老百姓才会把你捧在手中。
"陈支书,林业局来我们村核实图斑,你骑摩托车到街上接一下,这边工作紧得很,放不得手……"2021年11月29日,桐梓园村副主任黎莎莎打电话给陈应国,叫他去接县林业局工作人员。
可是,当天早上下小雨,路面湿滑,陈应国骑着他那辆再也熟悉不过的摩托车,行至大坝场镇水厂所在地路口处不慎摔倒,随后在大家的帮助下,安排大坝场镇卫生院120救护车送往思南县民族中医院治疗,最终X光显示左侧胫骨平台骨折、左排骨小头骨折、左锁骨骨折,要住院长期治疗。
住院期间,医生多次叮嘱他,不要乱动,不要打电话,要注意保养,注意休息??墒牵掠幼≡旱诙炱?,就一直安排着村里的工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村委换届等工作,一样不落有序安排;对村里的群众,也一家一家打电话了解情况。
村里群众了解到支书受伤,准备去县医院看他。陈应国说,大家不担心,小伤小问题,我马上就回来,乡亲们不要跑来跑去,心意我已经领了,很快我会归来为大家办事。一起工作的"一村一大"罗艾一边点赞一边说:"他就是不顾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事情,总把我们老百姓的事情放在前面,事情办好了,他才放心,用他的话说,才能睡个安稳瞌睡。"
2021年12月17日,陈应国不顾医生的叮嘱,在家休养,拄着双拐准时到村委会上班,组织大家开会安排工作。他直截了当地说:"你们下村进组开展工作,我腿脚不方便,我坐便民窗口和值班值守,还有附近的组我负责去……"
镇里驻村干部王猛担心他的病情,叫他不要过多走动,不得行就在家休息一段时间。陈应国一边忙着办事一边说,我是支书,就要全天在岗办事;我是党员,就要发挥先锋模范左右;我当过兵,这点小伤算什么——再难也要办,拄着拐杖也要干。
村委会办公楼外面的红旗,正高高飘扬在大山间,飘扬在老百姓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