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时间,她和团队磨破了嘴、吃了无数次的闭门羹。
五年时间,她和团队迷茫过、无助过,也遭受过别人的白眼和不解。
五年时间,她硬是咬着牙从1人发展到32人的专业队伍,培养了专业持证社工12人,争取到国家级、省级各类基金会项目52个1000余万元社会工作专项资金,创建了“党建+专业+爱心”品牌,成为了铜仁社工一张响亮的名片。
她就是钟燕菲,铜仁市源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创始人。铜仁市源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市民政局2017年孵化的第一批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属公益性民办非企业单位,2018年成立党支部,按照“政治过硬、治理完善、服务专业、诚信自律”要求,秉持“优质高效、竭诚服务社会”理念,聚焦社会关切,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实现自身更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服务群众。
2022年1月,民政部官网发布《关于表彰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的决定》(民发〔2021〕111号),决定在全国90万个社会组织中表彰281个全国优秀社会组织、社会服务机构和基金会。铜仁市源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这也是贵州省首家获此殊荣的社工机构。
打造“党员+社工”专业团队
始终高度重视解决“怎么看”
社工是一份扎根基层、实实在在为群众提供服务、让人感到温暖的职业。他们默默耕耘在社会救助、社区建设、残疾康复、社区矫正等各个基层领域,助力社会治理创新,保障困难群体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是群众身边不可或缺的人。
但在钟燕菲看来,仅仅靠热心和责任心是很难解决一切问题的,必须有专业的技能满足群众需求。如何补足短板让特殊群体融入社会,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她有着自己的想法。
作为社工机构必须探索创新,才能走得更远、站得更高、做得更好。自2017年创办以来,铜仁市源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坚持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强化理论武装,建立党员活动中心,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和组织生活会制度,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化意识形态,通过把优秀社工发展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骨干社工的方式,打造了一支“党员+社工”政治素质及业务本领过硬的人才队伍。
发挥纽带作用,促进青年就业,近年来,协助沿河、松桃、印江、江口等民政部门开展困难家庭入户调查8万余户,为城乡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提供基础数据和真实情况。协助市、县工会开展困难职工入户调查1万余户,为工会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数据。为5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机会,并提供集中实务培训500余小时,为社会工作专业及相关专业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98个。
五年时间,铜仁市源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5A级社会组织”“贵州省最佳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贵州省第二届善行贵州公益项目大赛银奖”等。
强化“政治+业务”社会功能
注重建点搭网解决“怎么干”
“现在政策好呀!不仅让我们享受到免费饭菜,而且为腿脚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今年81岁高龄的肖国清老人边吃边激动地说道。
肖国清口中所说的地方便是铜仁市源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舟社区打造的善美食堂,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供公益就餐服务,希望通过将社区居民聚集用餐的方式弘扬以人为本,创造相互尊重、相互关怀的社区生活。
走进铜仁市源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办公区,一面挂得满满当当的荣誉墙格外显目。自创办以来,该中心围绕省、市工作重心,突出专业优势,用心用情用功,服务人民群众,以项目化管理为依托,在全市各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社会服务,以促进移民融合社区带动居民脱贫为目标,围绕个案管理、思想引领、政策讲解和互助脱贫,通过挖掘居民优势和潜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激发民众内生脱贫动力。
同时,该中心制定“线上+线下”的文案管理办法,并开设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传递党的好声音,展示社工团队好形象,弘扬社工组织正能量,在碧江、松桃、沿河、德江等区县承接“社工黔行”“三区计划”“益童乐园”等项目,发挥社工专长和能吃苦、能克服、能较真、能成功的精神,为铜仁市近30万名易地搬迁群众中的“一老一小”群体提供专业服务,使他们真正实现了“居安、业安、身安、心安”,而源创社工也成为了当地群众赞不绝口的“亲人”。
在承接服务上突出精心精准,协助民政部门开展困难家庭入户调查8万余户,协助工会开展困难职工入户调查1万余户;在主题活动上突出专业联动,引进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在万山区贵苑社区成立“贵州省首家社区梦想中心”,链接北京爱无痕烧烫伤康复中心开展公益课堂160场次,直接受益6400余人次。
截至目前,该中心先后承接33个社会服务项目,涉及铜仁市29个社区、22个学校,累计服务群众50万余人次,为困难群体提供爱心物资125万余元,解决近3万户困难家庭的实际问题。
发挥“爱心+专业”社工作用
突出专业功能解决“干什么”
“现在我已经能借助支架慢慢地走动,让我重拾信心,找回自信,社工姐姐还为我送来了助行器和书籍?!苯衲?9岁的晓芳(化名)家住玉屏侗族自治县平溪街道皂角坪安置点,去年因一次意外不慎坠楼左腿骨折,看着自己不能动弹的腿,精神倍受打击。
2022年2月初,铜仁市源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帮助她,派出有经验的专业社工帮助她训练走路,经过多次尝试后,她终于小心翼翼的走出了第一步、第二步……
“我们始终把提供专业服务作为社会工作的落脚点,实效显著?!敝友喾平樯埽诜窬用袢褐诜矫?,社会工作突出专业功能,全面解决“干什么”的问题。
近年来,铜仁市源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积极发挥社会纽带作用,通过衔接资源、整合各方力量,围绕老弱病残等困境群体需要,积极发挥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的作用,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和谐发展,真正做政府的好帮手、群众的好心人。
社工要发展,必须重视本土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铜仁市源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动与多所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组织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52次,培养了98名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通过实务探索总结经验,打造了“善行贵州·1768(一起来吧)”、预防儿童烧烫伤公益课堂等服务品牌,探索构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1347”服务模式和“复合联动”服务模式。
在疫情期间,围绕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在铜仁火车站、碧江区铜兴街道、万山区丹都街道等疫情防控卡点开展入户摸排、疫情防控宣传、卡点值守等志愿服务,累计服务5万余人次,为疫情精准化防控提供第一手资料,配合社区结合线上排查信息表入户排查1万余人次。
通过多年发展,铜仁市源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现思想素质、业务素养、专业能力三项提升,管理类别、管理内容、管理流程三个规范,制度设计、管理手段、监督方式三个优化,群众需求、专业实践、人才发展三个导向的“四个三”目标,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成为铜仁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一张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