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首页 > 头条 > 正文

感恩奋进新时代 逐梦奋斗新征程 ——铜仁市纵深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
2021/01/05    来源:多彩贵州网     点击:1149   

近年来,铜仁市紧紧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聚焦群众所急、党政所需、工青妇所能,坚持党委领导、资源整合、共建共用、各记其功的原则,以政策理论、制度机制、探索实践为抓手,奋力书写“后半篇文章”,着力构建搬迁群众居安、业安、身安、心安“四安家园”。

突出政策理论是基础

紧扣“五个体系”工作主线。围绕搬迁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等“五个体系”,让搬迁群众就业更加充分、收入稳步提高、素质持续提升、精神持续提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1609809226852352.jpg

把握搭“五桥”建“五家”工作路径。紧紧围绕党的决策部署,对标对表省委24条重点工作清单和市委61条具体措施,聚焦搭“五桥”建“五家”这五条工作主线和工程保障措施,逐个项目逐个条目逐一分析研判,逐个安置点、逐户逐人狠抓落实,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确保各项工作见实效。

创建“四安家园”工作目标。紧紧围绕新时代搬迁群众对“安居、安业、安身、安心”的愿景目标,充分发挥示范点引领和各安置点的独自特色作用,总结提炼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讲好铜仁新市民好故事,唱响铜仁追梦桥好声音,把“四安家园”打造成为铜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新的特色品牌。

优化制度机制是保障

创新建立“1+3+X”领导机制。按照“党委领导+工青妇主体+其他所有组织力量、社会力量、市场力量参与”的组织构架,并结合实际持续深化“1+3”的内涵实质、强化“X”的作用发挥,压实各级工程专班成员单位职责任务,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安置点联合服务工作队伍,实现“1”“3”“X”的有机融合,合力推动各项工作见实效、创品牌。

1609809252131776.jpg

创新提出“1357”工作模式。以突出一个统领、强化三个联合、聚焦五条主线、建立七项机制的“1357”工作模式为抓手,形成市级统筹调度、区县合力推动、社区聚力主抓、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体系,有机整合相关职能部门优势资源下沉安置点,保障工作长期有效开展,创新落实“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各项工作。

创新构建“六大”格局。通过深化“民心党建”内涵构建“大党建”引领格局,整合所有群团资源构建“大群团”工作格局,强化组织、市场、社会三种力量构建“大合力”推动格局,总结示范点建设经验构建“大示范”带动格局,促进搬迁群众不断发展构建“大融入”服务格局,以“四安家园”为引领构建“大品牌”宣传格局。

聚焦探索实践是关键

精准聚焦工作内容。由党委统筹,工青妇为主体,联合扶贫、教育、人社等部门成立工程专班;集聚整合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资源,在安置点建设124个标准化规范化“新市民·追梦桥”服务中心,统一打造有组织机构、有办公场地、有工程计划、有工作制度、有经费保障的“五有”联合服务阵地;各安置点采取单独建、联合建的方式同步建立工青妇组织,实现工青妇组织全覆盖,选配专职人员和志愿者1151人;坚持示范带动,择优选取40个市级示范点(其中3个为省级示范点)进行重点打造,在市级示范点建立健全联席会议、“一日五事”等一整套“1+3+X”机制的各项制度。

1609809349828457.jpg

持续加强品牌推广。通过基层选报一批、部门总结一批、集中采编一批、上级点题一批,强化“铜仁做法”和“铜仁经验”推广;以月月有联合服务行动为目标,以“最美五月天”等联合服务行动为载体,以“功劳簿”为影像,联合开展文艺巡演等活动,切实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深挖、提炼、扩面、广传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着力培育服务效果好、名誉度高、群众口碑佳的联合服务小品牌,带动形成“大品牌顶天立地、小品牌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

统筹规范督促考核。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各安置点联系包保领导深入安置点实地调研走访,摸清底数、掌握变数、了解实情、倾听诉求,做到情况在安置点了解、矛盾在安置点处理、问题在安置点解决、经验在安置点总结、典型在安置点发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作战图,明确组织保障、目标任务、工作安排,用“进度图”引领发展,用“施工图”检验工作落实;市工程专班下设的市级巡回指导组和督查督办组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各服务中心的工作情况进行专项督促指导、督查督办,精准抓好整改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地生根。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