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今年上半年,我市持续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紧扣省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转”工作基调,统筹推进“三大区块”协同发展,高质量实施“五大工程”,扎实抓好“六稳”“六?!备飨罟ぷ?,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据统计,上半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达702.01亿元,同比增长13.4%,高于全国(12.7%)0.7个百分点,高于全?。?2.1%)1.3个百分点,排全省第4,为撤地设市以来我市半年经济排名的最好位次。
经济发展稳中提质
今年以来,我市以服务企业发展、助推项目建设为着力点,实现工业经济稳步增长。新型工业势头强劲,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1%、排全省第1,十大工业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7.69 %,特别是“1 3 N”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其中新型功能材料、智能终端、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分别增长41.5%、98%、21.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产值增长17.9%;工业投资占比提高2.9个百分点;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9%、排全省第3;文化旅游强势复苏,接待国内游客2852.2万人次、同比增长37%。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15.3%、14.4%,三次产业结构由16.65:24.45:58.9优化为15.35:24.7:59.95,一产比重降低1.3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7.56%,企业利润增长122.9%,高于全省74个百分点。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2%、14.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分别增长5.8%、10.2%,非税收入比重下降2.99个百分点。债务、环保、疫情等风险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以大龙经济开发区为例,截止目前,开发区共有企业466家,规上企业36家,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企业11家,高纯硫酸锰市场份额全国占比80%,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用石墨市场份额全国占比15%,锂电池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全球市场占有份额25%。中伟新材料年产2万吨(镍+钴)废旧锂电池回收循环综合利用工程的建成投产后将极大助力开发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进一步提高产能,不断完善产业链的补充,提高核心竞争力。
透过数字看本质,这一份“半期”答卷的背后是铜仁的担当和实干,是“十四五”开局第一个半年报,也是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的“第一步”。
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我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筹全局,立足“四新”主攻“四化”,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要求,坚持“突出点、连好线、扩大面、全覆盖”和“依托一产,壮大二产,催生三产,一二三产融合联动,做大经济总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路,不断探索创新优势特色集群发展路径,聚力打造生态茶、生猪、家禽、蔬果、食用菌、薯类、中药材、牛羊、蜂蜜、特色林业十大百亿级产业。目前,全市50头以上生猪规模占比达71.4%。铁骑力士、德康农牧、温氏集团、正邦集团、贵州黄牛等一批重点畜牧项目建成投产,如百亿级梵净国际蛋谷项目,松桃60万套蛋种鸡项目孵化中心主体工程全面竣工,蛋种鸡场投产1座,青年鸡场3座。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已形成以生态茶、薯类、食用菌、中药材、蔬果、生猪、牛羊、家禽、蜂蜜、生态渔业、特色林业等11个特色优势产业为主的绿色产业体系,并建成生猪、生态茶两个百亿级产业,产业发展累计带动农户22.6万户91.9万人。
除此以外,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按照招商引资“76554”工作法,推动铁骑力士、德康农牧、温氏集团、正邦集团、裕国菇业、中化集团、贵茶集团、成都大农科技等优强企业落户铜仁。同时,思南佳里佳、石阡和记、德江黄牛公司等本土企业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48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147家,市级29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176家、市级家庭农场2050家。三是大力深化农村改革?!懊裥牡辰?三变+春晖社”获《贵州改革情况交流》刊载推广,防贫预警监测机制在全国克服疫情灾情影响如期全面脱贫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交流发言,石阡县探索“六共”机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经验做法,得到省委副书记蓝绍敏、副省长谭炯肯定性批示。
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民致富才有希望。通过努力推进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全市农林牧渔增速,不断增加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谱写铜仁产业兴旺新篇章。
民生福祉不断加强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我市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坚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聚焦解决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环保、社会治理等问题,全面梳理市级项目清单50项,优化或减少政务服务流程361项,从行业民生问题入手办好了一批“贴心事”,从现实生活问题入手解决好了一批“烦心事”,从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入手办好了一批便民利民的“舒心事”,累计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事2153件。
与此同时,电力、通讯、饮水等民生实事全力推进,全市10个区县全部纳入国家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农村供电可靠率达99.75%;光纤宽带、4G网络、广电网络实现全覆盖;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累计解决155.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