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首页 > 头条 > 正文

铜仁撤地设市10周年|打造多元化现代交通体系畅通发展“大动脉”
2021/08/23    来源:梵净云天     点击:1082   

近年来,铜仁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条条公路、铁路,无不见证着我市交通运输业的变迁,也为我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1629709302410111.jpg

自2015年以来,铜仁确定了大区位、大路网、大物流的现代交通建设目标,努力构建起了“通达、便捷、经济、安全”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铜仁交通路网实现了由“少”到“多”、由“疏”到“密”、由“慢”到“快”的里程碑式发展。

2015年12月30日上午11点18分,沿德(沿河至德江)高速公路通车仪式在沿河收费站举行,沿河县正式告别不通高速的历史,标志着铜仁市全面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目标。至此,铜仁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96公里,超过了全省555公里的平均水平。据了解,沿德高速公路是贵州“六横七纵八联”骨架公路网的组成部分,起于贵州沿河县与重庆市交界处,接重庆酉阳至沿河高速公路,终点在德江县合兴镇,接杭瑞高速思南至遵义段。

1629709322552486.jpg

沿德高速公路开通后,包茂高速(渝湘段)和杭瑞高速(思南段)得以顺利连通,极大地拉近了沿河与铜仁、遵义、贵阳、重庆等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使沿河与其它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其过境沿河后与重庆酉阳的高速公路相接,成为黔东北地区进入重庆的交通要道,也是贵州通往湖南、湖北最快捷的大通道。

而这,也是我市交通发展一个缩影……

如今,摊开铜仁交通运输图,一条条宽阔的公路畅通无阻,连接四方;一道道蜿蜒的通村路进村到户,富了百姓;一个个民生交通项目,掷地有声;一项项改革创新举措,更是稳步推进……这些坚实的举措,无一不彰显着铜仁交通事业的民生深度和广度。

纵观铜仁交通发展,区位带来的亦是优势,亦是挑战。如何把铜仁的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便成为了摆在铜仁交通人面前最为关键的“必考题”。

1629709338141614.jpg

随着杭瑞、江翁、德务、沿德、思剑、印秀高速公路,沪昆高铁、玉铜城际铁路、中心城市公交综合枢纽,思南、沿河新港等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路网、水网的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四通八达、便捷高效的公路网络,为铜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创造了优良条件。

而铜仁作为贵州向东开放的关键节点城市。近年来,全市交通部门及时抓住了建设“黔东门户”交通圈的重大战略机遇,将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奋力把铜仁构建成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以高质量发展统揽了全局,全面推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道路通则百业兴,铜仁的交通发展也为广大铜仁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1629709355340322.jpg

如今,铜仁已初步实现了交通与旅游融合、运输服务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我市“一带双核”铜仁至梵净山建设工程等一批旅游公路已开工建设;梵净山外环旅游公路、乌江生态旅游廊道(风景道)等重点规划的旅游公路正蓄势待发。交通发展带来了旅游业,更是让许多老百姓从此吃上了“旅游饭”。

同时,铜仁交通的发展还带动了产业的发展,让许许多多铜仁本地特产走出了铜仁,走向了世界……这些,都是交通的发展为铜仁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

不仅如此,铜仁还紧紧抓住了交通强国试点创建机遇,2019年10月抢先启动网络货运平台建设工作,并于2020年4月完成网络货运平台建设。至此,在网络货运招商推进、证照办理方面我市处于全国领先位置……

1629709370560899.jpg

    纵观今日铜仁,早已实现了从单一的国省干道,到如今由高铁、铁路、高速公路、乌江航道、城市快速干道、旅游公路、机场等构建的立体化综合交通网,主动融入了渝黔湘核心城市圈,初步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网络完善”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并举,覆盖黔东城市群的快速交通圈,以铜仁为中心的武陵之都·仁义之城的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步伐正进一步加快,一个外联内通、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铜仁综合立体交通大格局已然在黔东大地形成。

回望过去的铜仁,山高路远,而今已四通八达,天堑变通途。展望未来,铜仁交通将直面新的挑战和机遇,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条件和空间特征,发挥自身优势,统筹做好交通强市建设工程,为黔东大地打响乡村振兴战打下坚实基础,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续写铜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