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铜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委“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全面落实全省新型工业化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强工业,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其中,新型功能材料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4.8%,高于全?。?7.2%)17.6个百分点。
围绕主导产业 服务龙头企业
近年来,铜仁市高度重视工业化发展,积极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工业强省战略机遇,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2019年9月铜仁市成功创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后,随即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产业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各项工作。此后,《铜仁市推进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等系列文件以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夯实要素保障。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从湖南省到贵州铜仁,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铜仁市的龙头企业之一,其生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全球市场占有份额达25%。2020年12月,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贵州省在创业板注册制实施后第一家挂牌上市企业和铜仁市首家主板上市企业。
“中伟看准国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西部大开发等发展大势,选择落户在具备发展潜力的铜仁,并在大龙经开区内红星锰业、汇成新材料等企业奠定的产业基础上,专注锂电池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研发、生产、综合回收。”中伟新材料西部产业基地工厂轮值总经理张朝华表示,在一步步探索中,企业不断以研发创新为核心,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融入全球产业链,引领行业发展。
贵州万仁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铜仁市重点招商引资企业,短短5年时间,已经建立起了国内领先的供、销、产、研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化体系。这一体系使得企业具备年产15万辆整车的能力,并成功入选贵州省千亿级先进装备制造龙头企业10强。
聚焦集群发展 延伸产业链条
集约集群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的基本规律之一,以产业链和集群式发展,已经成为铜仁市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7月26日,贵州省2021年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铜仁分会场在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举行。此次集中开工项目10个,总投资56.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65亿元,涵盖了新型功能材料(基础材料)、生态特色食品、新型建材、优质烟酒、健康医药等产业,项目覆盖8个区县,将为我市全力打造千亿级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而在大龙经济开发区,中伟、汇成、格瑞特、百思特等新能源新材料核心企业,为加速产业集群化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而形成集聚优势的园区仍在加速吸引更多关联度高的配套企业入驻······
5月18日,贵州大龙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与石墨超高提纯应用项目正式签约;7月13日,贵州大龙年产10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在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正式签约;今年上半年铜仁市新引进新型功能材料项目14个,合同投资额104.2亿元,到位资金10.4亿元。
助力绿色发展 守护生态环境
近年来,铜仁市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发展,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在青山绿水中发展工业,在工业发展中守护青山绿水的新型工业模式。
大龙开发区华电发电厂作为全省首个完成环保超低改造并正常投产的火力发电公司,通过热电联产,把生产环节中的余热、二氧化硫尾气,经烟气脱硫、电解金属锰等系列工序,生产出高纯硫酸锰、轻质碳酸钙,每年节约原料成本3000多万元、节约1.4亿元环保费。同时,该企业每年还从附近企业回收处理锰渣200万吨,在在国内首创通了“变废为宝”的资源再利用项目,产出高纯硫酸锰、四氧化三锰、颗粒硫酸锰等产品。
同时,铜仁市还深入开展节能监察问题整改、环保问题整改工作以及工业节水创建工作,目前已完成34户企业工业节水创建。开展锰渣无害化处理循环利用技术攻关,推进电解金属锰生产系统优化升级项目,支持锰产业绿色发展及锰渣资源化利用。组织企业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申报工作。贵州倍易通科技有限公司、农夫山泉(贵州)武陵山饮料有限公司已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碧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申报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砥砺奋进正当时,乘风破浪再扬帆。在新型工业化这条崭新的航道上,铜仁将迎风而上,以更务实的举措,推动工业化高质量发展,谱写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铜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