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币蛔腋V?,必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铜仁,地处武陵山腹地,“仁义”奠定了这座城市的文明基因。
延续着优秀的历史文明,撤地设市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铜仁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底线思维,坚持“六防六化”工作方法,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基本民生保障,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路通了、灯亮了、出门见绿、处处有花——这是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村民王凤珍对现在生活的美好见证,“村里路修好了,房子也刷新好了,我们更要加把劲,把家乡建设得更好更美?!?/p>
“我住院治疗花了9万多元,有了医保,我们现场报销了8万多元,非常感谢国家的这个政策?!贝罅⑶铝虑囊椎胤銎栋崆ɑ苷扛锌奖4吹氖祷荨?/p>
“每一户承包一个棚,每年每个大棚能收益3.7万元到4万元,公司保底收购。”对于现在和未来的生活,碧江区打脚冲易地扶贫搬迁户谢勇信心满满。
……
黔东大地一桩桩、一件件生活中暖心的民生小故事如同涓涓溪流,共同汇聚成党和政府爱民为民的磅礴江河,润泽着铜仁群众的心田。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
科学标准的政策、装备完善的实验室、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日渐完善的教学设施……沐浴着时代的春风,当下铜仁的每一所学校都焕然一新,每个学子都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
教育是立国之本?!笆濉币岳矗驶涫到逃畔确⒄沟恼铰缘匚?,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扩大办学规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这个五年,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我市建立了生均经费财政拨款制度和成本分?;疲晟屏搜敖逃卜裉逑?,成为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6%,超过全省6个百分点,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6%,超过全省2.6个百分点,公办园覆盖率达55%。
这个五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铜仁市委、市政府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只做加法,不做减法”的理念,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学前教育全面普及,贫困学生资助全面覆盖,贫困群众脱盲再教育迅速推进,让适龄幼儿有学可上、优秀学子有钱上学、贫困群众有计可施,义务教育巩固率从2015年的86.48%提高到2020年的95.42%。
这个五年,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铜仁一中、思南中学成功升格为省级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印江一中、江口淮阳中学、思南六中、思南民中成功获得贵州省“特色学?!敝С旨苹?/p>
这个五年,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发展。铜仁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计划,推进“兴黔富民”和“中职强基”工程,构建起具有铜仁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体系,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达到4所,创建省级特色骨干专业13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特色骨干专业群3个,培养技能技术人才10万余人,开展劳动技能培训6.6万人次,2021年铜仁被省政府评为贵州省职业教育改革显著成效的三个市州之一。
这个五年,高等教育优质内涵发展。铜仁学院跻身全国100所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行列,并获贵州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铜仁职院创建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民委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全国优质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为贵州省优质高职院校、贵州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贵州健康职业学院已全面建成,在校学生已超过万人。铜仁市高校在校生人数达51959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提升。
五年来,铜仁共投入各类资金198亿元,新改扩建学校2062所,建设面积512万平方米,采购设施设备90万台(件、套、册),极大地改善了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
春风化雨润桃李。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今日的黔东大地一派勃勃生机,让人民满意、让学生出彩的教育答卷正在徐徐展开。
病有所医医有所保
“以前看病忘带卡要来回跑,现在有了医保电子凭证,一部手机即可搞定?!苯?,市民张先生因肩周炎复发到铜仁市人民医院看病,只用一部手机就轻松搞定了挂号、问诊、买药等所有医保业务。
据了解,医保电子凭证是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理医保线上业务唯一身份凭证,激活后可享受医保业务办理、医保信息查询、医保就医结算、药店购药、省内异地就医结算等各类医疗保障服务。
“一码在手,医保无忧”,这不仅是便民惠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我市主动作为、创优思路、精心策划、超长调度,改善困扰铜仁群众千百年的医疗问题的最好见证。
这些年来,铜仁认真落实“五个全覆盖”和“五个全面建成”要求,全市175个乡镇(街道)卫生服务机构均完成标准化建设,2616个行政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全覆盖,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五年来,铜仁医保扶贫机制逐步健全。自2016年实施医保扶贫制度以来,我市医保扶贫机制逐步健全,形成了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网。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贫困人口住院13.24万人次,发生医疗总费用61786万元,“三重医疗保障”报销资金49900万元,实现应保尽保、应报尽报,有效遏制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返贫。
五年来,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不断完善。我市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的“一站式”即时结算,当发生的医疗费用累计达到0.5万元、1万元、2.5万元、6万元、10万元时,参保患者按发生医疗费用15%支付费用,当医疗费用超过10万元以上大额费用时,由医院与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商量支付额度,出院时属报销范围内的费用由社保局和医院直接联网结算。
五年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全面推行。铜仁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签约医生”服务范围,开展上门服务。目前,签约服务人群覆盖率(常住人口)达到30%以上,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签约服务签约率达100%,真正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医看病。
看病有良医,治病有好药,病有所医、医有所?!式绦晟普咛逑?、深化试点改革、强化基金监管、提高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医保体制改革,推动铜仁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为“幸?!奔勇?。
住有所居心有所安
五老山下的石阡县平阳社区,一栋栋楼房屹立在山水之间。闲暇之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或三五成群对唱仡佬民歌,或组队去听课,一派美好景象。
“要不是党的政策好,我们现在都还在山里过苦日子?!卑岬叫录乙荒甓嗬?,冯香曦经常和新邻居们去脱贫攻坚夜校听课,用在夜校得来的积分,在社区的爱心超市换取卫生纸、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
山南山北缘聚此,美好生活日益深,邻里相亲,温馨和谐,以歌舞会友,社区的广大群众歌唱着对搬迁生活的美好祝愿。
多山的铜仁,山蓝水绿是其最大底色。
然而,黔东多险峻,“山上人”难免受天时地利等诸多限制,“八分山水一分田”难以养活一方人,搬迁已是迫在眉睫。
“十三五”以来,铜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当头炮”和重中之重全力推进,29.3579万人搬出深山,在全市144个易地扶贫安置区落地、扎根、开花...
居以安为先,如何写好铜仁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全面实现搬迁群众从“搬得进”向“稳得住、快致富”转变,铜仁积极探索,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新模式,帮助搬迁群众搬新居、换穷业,迎来新希望。
——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对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从家庭成员、流入流出地、就业创业情况、技能需求、子女入学、医保低保养老等方面信息进行采集和登记,针对居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从实用民族政策、居民行为规范、心理健康知识、民生保障政策和服务、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城市居家生活常识等方面需求,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民族事务服务窗口,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加强窗口人员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培训,认真做好民族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咨询解答及相关沟通协调工作,使群众充分了解党的民族政策,用足用好优惠政策。
——建设社区文化服务体系。铜仁市将民族文化符号充分融入社区单体建筑和风貌设计,配套建设文化广场、风雨桥、钟鼓楼等具有民族特色风情的建筑和文体设施,将搬迁群众的新家营造成乡愁故园,让搬迁群众在新家园里体会“乡愁味”,感受“故土情”。截至目前,全市打造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民族文化乡愁馆(展览馆、文化活动室)16个,打造民族之家4个。
——建设社区培训就业体系。铜仁市立足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民族特点,摸清社区饮食、服饰、民族工艺品加工等方面的民族民间手工艺人情况,用好用活“黔系列”产品扶持政策,充分整合各类项目资源,有针对性地举办苗绣、串珠、竹编、民族特色美食等各类专题培训,扶植一批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和加工企业,推动社区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扶植小作坊超过60个,扶植企业近10个。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铜仁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展开系列后续扶持工作,引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适应新家园、融入新生活,书写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民生实事,事关群众福祉。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浇灌民生幸福,铜仁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全市贫困群众实现学有所助、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切实提升了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绘就了一幅幅千家万户笑逐颜开的幸?;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