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首页 > 头条 > 正文

铜仁,一座“绿色”的城市??!
2021/12/14    来源:文明铜仁公众号     点击:918   

如诗画卷渐次开

—— 铜仁“绿村”攻坚行动综述

近年来,铜仁坚持充分体现乡村气息、?;は钟凶匀簧脑?,以发展景观林、经果林为重点,对传统文化村落、历史名镇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重点旅游村寨等村寨周围及房前屋后,见缝插绿,种花栽灌……“绿村”攻坚行动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如诗画卷渐次展开。

01.jpg

用绿色守住“乡愁”

铜仁民俗文化多姿多彩,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落着众多古村落和民族村寨。这些古村落古村寨,与山水共生,风光秀美,自然和谐。独特的居住形态,更让人体味到浓浓的乡愁。

乡愁之美,从来都离不开绿水青山。

铜仁“六绿”攻坚行动中“绿村”工程的重点,就是传统文化村落、历史名镇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重点旅游村寨等。

铜仁在实施“绿村”工程过程中,始终坚持保持好山青青、水盈盈、天蓝蓝的农村味道,保护农村特色,保留乡村风貌,留住浓浓的乡愁,尽最大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得益彰、完美融合。

02.jpg

随着“绿村”工程的深入实施,一批批依据山川地形、日月风水、文化取向而布局的村落型制得以更好保全,铜仁的美丽乡村,真正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味道。

石阡县楼上古寨是全市有名的乡村旅游景点。林业等部门对古寨周围500米范围内的宜林地、坡耕地进行全面绿化,提高周边林木覆盖率,形成集防护功能、经济功能、景观功能于一体的护村林,让古寨得到了更好的?;ぁ?/p>

拥有500多年历史的楼上古寨,自然环境与民族文化完美融合,更显秀外慧中,乡村旅游红红火火,村里在外打工的人纷纷返乡,吃上“旅游饭”。

“今年我挣了3万块钱?!痹诠耪艘患遗┘依值睦罘攴宜?,伴随着古寨旅游开发,村里游客增多,餐馆生意日渐红火,很多村民在家中就能挣钱。在“绿村”工程的助力下,以往藏在深山无人识的传统村落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江口县云舍村、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村、石阡县佛顶山村、松桃苗族自治县薅菜村先后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市旅游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有序地推进了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

03.jpg

用绿色推动发展

“十三五”期间,铜仁大力实施全域绿化“六绿”攻坚行动,完成营造林绿化409.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6.2%,位居全省第二。

绿水青山是铜仁的优势和资源。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个成果一起收,这是铜仁推动农村发展的共识。

04.jpg

铜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定位,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林旅一体化”,把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政策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统筹推进“绿村”工程。

坚持以推进山地高效特色农业为抓手,发挥特色优势强农业,奋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重点培育了生态茶、油茶等主导产业,带动20多万户农户增收。

世世代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铜仁农民,面对同样的山水,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增进了发展的信心和劲头。

“我们把自家土地入股合作社,除了分红还有务工工资,比自己种地划算多了?!碧钙鹬种踩碜咽翊吹暮么Γ谙匕优陶蛄舸宓娜褐谛Φ煤喜宦W?。

龙阳村地处偏远,长年以传统种植业为主,没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为改变现状,打破制约瓶颈,该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退耕还林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先后建成软籽石榴产业基地3000多亩,并建立“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经济、生态、社会“三赢”。

铜仁在推进农村发展过程中,“绿村”行动,既美了山村,也富了农民。

05.jpg

用绿色书写文明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甭躺?,不仅需要维护,更需要传承植绿理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贫困走向温饱,又由温饱迈入小康,铜仁的村村寨寨一直传承种绿护绿的良好传统,享受着保青山、美环境的益处。

着力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先后制定了《铜仁市锦江流域?;ぬ趵贰锻适需缶簧奖;ぬ趵返确煞ü妫帕菇ㄏ低惩暾纳拿髦贫忍逑担贫躺⒄固峁┘崾档闹贫缺U?。“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梵净山”,如今,梵净山如一颗璀璨明珠,屹立于武陵之巅,成为全世界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06.jpg

近年来,铜仁按照“谁栽植、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造林经营主体加强对新造林的抚育管理,抓好造林后幼林抚育、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管护工作,切实做到树有人栽、林有人管。

距离碧江区瓦屋乡不足10公里的溪坎村,过去由于耕地少,土壤贫瘠,不少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村里土地也日渐荒芜。

村里动员大家种树,把绿色还给大山。依托退耕还林等政策措施,溪坎村的荒山重披新绿,刘祖权主动申请当起护林员??孔挪欢舷蚝玫纳肪?,该村发展的养蜂等生态产业,让溪坎村摘掉“穷帽子”。

今年是刘祖权担任护林员的第13个年头,与青山为伴的这些年,溪坎村的每一片密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哪里的松林最容易发生病虫害,哪个季节要警惕森林火灾,他都清楚。

“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态环境也要?;ず??!痹谕实某缟骄爰洌奘觥傲踝嫒ā贝┧笃渲?,以青山为友、以绿树为伴,甘当青山“卫士”,共同筑牢绿色屏障。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