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首页 > 头条 > 正文

生态优先 逐梦青山绿水间
2021/12/21    来源:梵净云天     点击:865   

铜仁,绿意盎然。座座绵延的山脉,如同筋骨连起城镇和农村,见证了黔东儿女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铜仁,碧水盈波。条条蜿蜒的河流,如同血脉贯通高山和平地,映照出黔东儿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坚定决心。

在这里,生态建设永无止境;在这里,绿色发展从未停歇;在这里,“点绿成金”的生动实践频频上演。

“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这既是时代的问卷、发展的命题,更是铜仁这五年实现绿色发展的新方向、新坐标。

五年来,铜仁市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将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发展中保护、在?;ぶ蟹⒄?,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推动绿色发展不断迈入全新境界,使“两山”铺展出新的美丽画卷。

举绿色旗帜 ——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变革

对铜仁人而言,绿色发展,这个词耳熟能详。

一方好山水,满眼皆覆绿,1.8万平方公里的黔东大地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是长江中上游的生态安全屏障。

绿色生态是铜仁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如何顺应发展大势,依托自身优势,走出一条高质量的绿色发展之路,一直都是市委、市政府着力研究的一大课题。

2016年10月31日,贵州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对铜仁作出“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为铜仁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这个认识出发,市委、市政府把铜仁绿色发展放到全国全省的大格局中去考量,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自觉,寻求?;び敕⒄?、眼前与未来之间的平衡,在铜仁市第二次党代会上正式确立“一区五地”战略目标,把绿色理念写入发展“旗帜”,绿色发展“铜仁方案”正式面世,绿色发展征程正式启航。

由此,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铜仁运笔出锋,笔力强健——

成立铜仁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出台多项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年度工作要点和重点领域、重要事项责任分工方案,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工作机制。

编制了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应对气候变化、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等20余项生态文明领域重要规划,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

制定《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铜仁市农村饮用水管理条例》《铜仁市生态环境损害领导干部问责实施细则》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水污染防治监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

将环境?;ぁ暗痴?、一岗双责”履行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度工作考核内容,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并实行“一票否决”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

市第二次党代会以来,铜仁不断深化、细化绿色发展理念、路径、制度,一系列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如水银泻地般助推绿色发展高地快速打造。

善弈者,谋于势。

一项项措施犹如一笔一画,书写铜仁推进绿色发展、寓环境?;び肷ㄉ栌诰蒙缁岱⒄怪械暮奂?,力透纸背。

兴绿色产业 ——打开“两山”转化通道,生态共发展一色,绿色与经济齐飞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

江口县凯德街道利用优质水资源,发展特色冷水鱼养殖,打造集繁育、养殖、科研为一体的冷水鱼综合产业体系,不断擦亮当地特色水产新名片。

德江县煎茶镇川岩村,47岁的村民郎兴英把肉牛养殖、有机肥加工、蚯蚓养殖融为一体,既解决了农业污染问题,又产生了经济效益。

在铜仁,类似的发展绿色产业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例子比比皆是。绿色,不仅是生态,也是产业。铜仁结合实际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持续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在实践中,铜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摒弃旧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终端制造、大数据、生态农特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进一步提升了绿色经济发展效益。截至2020年,传统产业占比降至54%,十大工业产业占工业总产值96.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1.6%。

而除了稳步推进产业转型之外,在广大农村,农民们也在自觉朝着更加绿色化的发展方向不断迈进。

“现在我们村可火了,游客络绎不绝?!痹阼缶簧浇畔碌恼扯闭?,夏用发一边为客人准备可口的农家菜,一边和记者分享增收的喜悦,“我们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向往。”

美了乡村、富了村民,绿色经济正成为铜仁农村发展的新引擎。铜仁黄精、百合、玉竹等中药材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一;茶园投产面积132万亩,居全省第二;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居全省第一方阵;特色冷水鱼产量占全省45%,排全省第一。

农业农村的发展,印证的正是生态优势的经济效益。这种绿色发展方式,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

得益于此,铜仁绿色发展的喜事连连: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列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伟成为注册制改革后全省首家上市企业。梵净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评为国家5A级景区,进入全球视野,闪耀世界舞台?!拌缶簧秸洹そ】笛薄拌缶荒ú琛は阋缣煜隆薄拌笊骄凰づ莶韬盟背晌室徽耪庞埠松?/p>

我们欣喜地看见,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6年856.97亿元增加到2020年1327.79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面向未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铜仁正向着更绿色、更高效、更生态的道路前进。

建绿色家园 ——筑牢生态屏障,增进百姓福祉,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行走铜仁,绕不开的是水,映入眼帘的是绿。水汽氤氲的锦江,郁郁葱葱的梵净山,总有一片亮色会在不经意间晃了人眼。

绿色,是铜仁的底色,也是铜仁人一直悉心守护的颜色。

为强化整治锦江河面碎片垃圾,碧江共聘用了163名河道保洁员,购买20艘打捞船对河面漂浮的落叶等进行打捞,并将打捞物转运到指定的地点。

每天清晨6点,碧江区锦江河河道打捞队队长芦忠华和几名队员总是准时划着小船到河面打捞落叶和垃圾?!翱吹浇涞迷嚼丛角宄?,景色越来越漂亮,大家很有成就感。”芦忠华看着干净的江面,心情大好。

如何在发展中?;ず昧己玫纳肪?,让“长板”更长?铜仁形成共识:决不能走先发展再治理的路子,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把环境作为最宝贵的资源来珍惜,作为第一竞争力来打造,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基于此,市委、市政府将生态环保始终摆在突出位置,扛起建设长江中上游坚固生态屏障的重要政治使命,驰而不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主动作为、不懈努力——

为生态绿化作“加法”。全市以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さ戎氐闵こ涛ナ?,大力开展全域绿化“六绿”攻坚行动,为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发挥了积极作用。到2020年,铜仁完成营造林40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206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2%,排名全省第二。

为环境污染做“减法”。重拳出击治理污染,强力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市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市主要河流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各区县空气质量全部达标,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高达97.7%。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铜仁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引导民众积极有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民众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普及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营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一系列方案、政策和制度的颁布施行,为铜仁划出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前行路径。

2020年,铜仁创新探索的“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す芾砘啤薄敖谂┐迳罾一怀谢侄一换啤薄巴蛏角试纯萁咝统鞘新躺汀钡缺涣腥肓恕豆疑拿魇匝榍母锞俅牒途樽龇ㄍ乒闱宓ァ罚丛炝寺躺⒄沟摹巴誓J健?,铜仁生态文明建设结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丰收果”。

今年10月14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 COP15)生态文明论坛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我市江口县太平镇被国家生态环境部授予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生态立市,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定力、久久为功,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阔步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