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染青山景如画,黔东逐绿喜生金。
党的十八大以来,铜仁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十载栉风沐雨,十载逐梦前行,生态富民画卷徐徐铺展。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铜仁市将使出“闯”的干劲、拿出“抢”的状态、保持“干”的激情,奋力谱写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梵净山。(江佳佳 摄)
新材料产业壮工业筋骨
秋风送爽,贵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内,工人各司其职,生产有条不紊,该公司生产总监张丁社说:“一期项目从场平开工到生产线点火,仅用了6个月时间,比预期早了3个月,预计2022年实现产值6亿元?!?/p>
贵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如火如荼。(大龙开发区新闻中心供图)
2021年9月,通过招商引资,贵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落户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持续深化“贵人服务·一视铜仁”营商品牌,铜仁市提供的优质服务,为该公司发展搭建了广阔舞台。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铜仁市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条件、产业发展基础和国家战略需要,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壮工业“筋骨”,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俯瞰铜仁大龙经济开发区。(铜仁市委宣传部供图)
铜仁市着力构建以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为核心,以生态特色食品、电子信息制造、现代能源工业为支柱产业,并发展一批优势产业的“1+3+N”工业产业体系,把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作为新型工业化首位产业,抢抓“风口”机遇,着力打造千亿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铜仁市高度重视新型功能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工作,累计实施新型功能材料相关领域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项目209项,多项关键技术获奖,新型功能材料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显著成效。
大龙经济开发区。(大龙开发区新闻中心供图)
截至目前,铜仁市累计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火炬锰特色产业基地1个,省级以上涉及新型功能材料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3个,“低品位碳酸锰矿锰渣全过程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列入科技部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为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产业集聚。(大龙开发区新闻中心供图)
“获得专利50余项,主持和参与制定了3项行业标准?!惫笾荽罅愠尚虏牧嫌邢薰竟こ淌σ鸹担昀?,公司以创新发展战略规划为指导,科学培养创新中坚力量,坚持以锰业为主,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成为全球领先的电池用硫酸锰生产服务商,完成了从锰矿加工到锰系锂电池正极材料深加工全产业链产业化。
提城镇品质建绿色家园
从窗明几净的客厅向外望去,小区高楼林立,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2018年,舒国琴一家从松桃苗族自治县大路镇搬迁到碧江区矮屯社区,舒国琴说:“感谢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帮助,让我们挪出穷窝,在新家安居乐业。”
舒国琴整理家务。(江佳佳 摄)
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铜仁市积极创建居安、业安、身安、心安“四安家园”,让29.36万搬迁群众适应新家园、融入新生活、实现新梦想,舒国琴说:“小区开办技能培训班,通过培训,我在铜仁市黔灵女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找到工作,每月能挣6000多元,一家人日子越过越好?!?/p>
山水环绕的铜仁城区。(彭俊 摄)
群众的“小确幸”彰显着城市发展的“温度”与“速度”,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铜仁市坚持城乡统筹、一体推进,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城镇建设、做强城镇经济、提升城镇服务、加强城镇治理,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等优势不断彰显。
将新型城镇化摆在重要位置,该市先后出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决定》《铜仁市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铜仁主城区城市功能提升三年攻坚实施意见》等文件,为建设“武陵区域中心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奠定基础。
山水环绕的铜仁城区。(彭俊 摄)
按照“武陵之都·仁义之城”的城市定位,秉承着“厚德铸铜·仁义致远”的城市精神,铜仁市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全过程,实现推窗见绿,出门现景,一座山水园林城市在武陵山区腹地绽放光彩。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强城市,铜仁市大力实施“强中心城区”行动,完善外联内畅的城市路网体系,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
铜仁沿江步道。(曾庆潘 摄)
“不用远行,家门口就有好风景。”从沿江步道行至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锦江河碧波荡漾,高楼间霓虹闪烁,铜仁市不断完善的城市功能配套和不断提升的现代化治理能力,让碧江区群众张松住得十分舒心。
强优势产业绘农业新景
金秋九月,硕果盈枝,漫步黔东,稻浪翻涌,遍地金黄。碧江区滑石乡白水村内,村民将刚采收的白水贡米拿到贡米草市销售,前来采购的顾客络绎不绝。今年,碧江区种植水稻超8万亩,有效带动群众增收。
铜仁市优质稻喜获丰收。(江佳佳 摄)
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铜仁市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绿色防控、“稻+”等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牢牢稳住农业“基本盘”。
石阡苔茶基地。(铜仁市委宣传部供图)
加快推进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铜仁市坚持“突出点、连好线、扩大面、全覆盖”和“依托一产,壮大二产,催生三产,一二三产融合联动,做大经济总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路,大力推动生态茶、生猪、家禽等特色优势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
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柴冲村,黄桃种植大户张建平采摘黄桃。(江佳佳 摄)
“60多亩黄桃,今年增收超50万元?!庇衿磷灾蜗刂旒页≌虿癯宕?,黄桃种植大户张建平打理完果园后,算起了丰收账,2016年,张建平开始种植黄桃,玉屏从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经过多年精心管护,黄桃进入盛果期,深受消费者喜爱。
为推动黄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惠及更多农户,玉屏自治县还注册“玉屏皇桃”商标,引导种植户科学疏果、绿色管护,提高黄桃产量和品质,目前,该县累计培育黄桃基地35个,种植面积2.3万亩。
玉屏郭家湾稻浪翻涌。(翁俊华 摄)
“截至2021年底,铜仁市茶园总面积153万亩、果园超100万亩、薯类种植面积超60万亩……”特色优势产业百花齐放,黔东儿女携手共赴小康,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梵净山珍·健康养生”“梵山净水·泡茶好水”“梵净抹茶·香溢天下”品牌知名度、市场美誉度极大提升,走出了一条具有铜仁特色的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新路。
护绿水青山谱旅游新篇
“假期到江口游玩的旅客非常多?!笨盆筇旌怕糜喂怀凳焕虢诳驮苏?,通往梵净山的大道两旁,青山苍翠、绿水逶迤,云舍、亚木沟等景点镶嵌其间,沿线的民宿、酒店客流不断,司机余先平说,好生态带来了好“钱”景,许多江口人吃上了“旅游饭”。
梵净山。(周文庆 摄)
“山川巍峨,文化多元,不虚此行?!笨瓷胶幼忱?、观星河灿烂、赏璀璨灯火、品民族文化、览田园风光、尝特色美食,几天的铜仁之行,让重庆游客陈丽流连忘返。
从雄奇挺拔的梵净山游至婀娜多姿的中南门,每一个旅游景点背后,都蕴藏着铜仁忠诚践行“两山”理念,全力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的决心。
江口云舍太平河。(铜仁市委宣传部供图)
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铜仁市,自然风光旖旎,民族文化浓郁,发挥生态优势强旅游,铜仁市按照“抓龙头、连金线、带亮点”发展思路,以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为龙头,通过“山上做吸引力、山下做生产力”做优梵净山景区,开发3小时旅游圈自驾旅游产品,进一步突出梵净山品牌效应和龙头引领作用。
铜仁市中心全景。(铜仁市委宣传部供图)
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为高质量发展赋能,铜仁市依托锦江两岸的古村古寨和田园风光,打造了“山水相依、景田相望、农旅相生、文产相融”的乡村振兴产业带;充分挖掘木黄会师、枫香溪会议等红色资源,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紧扣“流光溢彩夜贵州”品牌,积极培育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等文旅消费平台载体,以优质供给有效刺激文旅消费。
乡村振兴旅游产业带上的智慧马拉松赛道。(杨雄 摄)
按照“市级抓龙头、区县抓精品、乡镇抓特色”工作思路,和“山地旅游·温泉康养”主体功能区定位,持续发力推进旅游产业化,串点成线的旅游景点,让铜仁市实现了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历史性跨越,“梵天净土·桃源铜仁”释放无限魅力。(江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