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办理不动产继承权转移登记,只要跑一个窗口就能办好?!笔忻衩嵌寂氖殖坪?!
“路修好了,家门口上车,不再是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了?!比褐诿嵌悸承θ?!
问卷问心、问卷问路;问题在哪里,答题就在哪里。
一个个“家门口的公园”串珠成链,一座座立交道桥连通纵横,一批批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近年来,铜仁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期待,持续提升城市形象高度、民生温度、宜居程度,奋力书写宜居幸福城市建设新答卷。
办好“家门口”教育 孩子们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现在孩子只要走十几分钟就能到学校,学?;肪掣鞣矫娑己?,满意得很!”2017年,袁新芝一家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一口刀村搬迁到碧江区响塘龙易地扶贫安置点,孩子们也顺利进入安置点附近的公立学校上学。
袁新芝回忆前后的变化不由感慨,“老家离学校很远,我家三个孩子要走1个多小时去上学,冬天天还没亮就得起床。”为了方便孩子们上学,她曾经带着孩子在镇上租住地下室,本就狭窄的房间里还堆放着房主的许多杂物,她只能找来木板隔出一家人的居住空间。
但“教育”二字,已深刻改变了孩子和家长的观念:上学读书,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义务教育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因素。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炖值耐辍?/p>
说到就一定做到。近年来,铜仁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瞄准教育最薄弱领域和困难群体,精准发力开展教育扶贫。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建立了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立体式、全方位教育扶贫体系,资助范围实现了“各学段、公民办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长效机制,实行“双线”目标责任制和“七长”责任制,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6%,分别较2015年提升4.3、21.9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同时,为了增加农村学生营养,促进其健康成长,从2012年开始,全市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从2016年11月1日起,全面实行农村学前教育营养餐“3+1”供餐标准和农村义务教育营养餐“4+1”供餐标准,解决了农村学生“吃得好”的问题。
“十三五”时期,铜仁市投入资金198亿元夯实教育基础“硬件”,新建、改扩建学校2062所,实施学前和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生44.44万人,实现农村学?!靶P0焓程?、人人吃午餐”。
筑牢群众“健康网” 群众从“看病难”到“好看病”
“村里医生时常来关心我的病情,国家政策好、干部也好!”近日,思南县瓮溪镇余林村罗家坝组村民徐开锦跟驻村干部聊天时,满脸笑容。
前几年,刚修完三层平房的徐开锦查出患白血病,昂贵的医疗费和生活中一系列的开销让这个家差点“崩塌”:小孩要读书,修房子借的钱需要还,妻子得照顾一家老小,巨大的压力让他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村里了解情况后,将其纳入精准医疗健康扶贫,解决了他的烦心事。
因病返贫是小康路上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尤其对像徐开锦这样的群众而言?!熬然こ狄幌?,一头猪白养”,话语间对病痛的无奈溢于言表。让群众基本医疗有保障,能够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防得住病,坚决杜绝因病返贫是全市工作的一件大事。近年来,铜仁市着力推进健康扶贫工程,千方百计减轻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负担,筑牢群众健康之基,为因病致贫家庭撑起了一把坚实的“保护伞”。
铜仁市委、市政府把群众最关心的看病难问题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建立了30分钟医疗服务网络,投入15亿元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每个乡镇办好1所卫生院,每个街道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行政村设置1个卫生室,目前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100%,群众真正在家门口就能就医看病。
看病贵的问题一直是压在群众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为扶持大病患者,铜仁市建立起了重特大疾病“政策补、商业补、防疫补”长效机制,“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的出台解决了这个老大难,基本实现“有病愿看报销快、市级统筹报销多、商业再保报销高、特殊人群有救助、因病致贫有防范”目标。
围绕群众看得好病,铜仁市大力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围绕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等内容建立了“十围绕”“组团式”帮扶工作机制,采取“一对多”“多对一”方式,推动落实县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组团式帮扶”帮扶全覆盖,市乡结对帮扶全覆盖,大力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成功引进安徽晶奇、杭州华卓、杭州联众等大数据企业落户铜仁,实现所有市级医疗机构、15家县级公立医院、8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168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两千多个村卫生室接入市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
同时,为方便搬迁群众就近就医,铜仁市统筹配套建设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编制《铜仁市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医疗卫生配套工作方案》,在安置区规划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7个,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1个,为碧江区、万山区、大龙开发区、铜仁高新区等搬迁安置区核增基础医疗服务编制126名,为搬迁群众提供医疗保障,目前,全市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保。
一项项医疗政策举措的落地,让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健康红利。如今,铜仁的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全力做到民有所居 住房从“破旧房”到“砖瓦房”
在碧江区坝黄镇官庄村,官庄组村民姚建妹家两层的砖房宽敞明亮,屋内收拾得干干净净?!耙郧白〉睦戏孔油阜缏┯?,住得一点不安生。要不是政府补助3.5万元改造房屋,我们一家想都不敢想能住上这新房子?!币眯老驳厮档?。
在坝黄镇,不仅是姚建妹家,全镇昔日的一栋栋危旧民房,均通过危旧改造,变成了安全、舒适的新民居。
安居才能乐业,住房安全既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广大群众迈向小康的关键一步。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铜仁市不遗余力。
为让农村群众能住上安全的房子,铜仁市全力抓好“危改”“三改”和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三大工程,在补助标准上,按照一级危房户均补助3.5万元,二级危房户均补助1.5万元,三级危房户均补助1万元进行补助,极大减轻群众的负担,全力确保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
按照“应纳尽纳、应改尽改、不漏一户、不重一户”要求,2017年以来,全市完成80936户“危改”,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0.42亿元,已全部改造完毕。同步“三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改厨、改厕、改圈,补短板保障基本使用功能,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农村危房改造满意度。
在进行农村危房改造的同时,铜仁市还配套开展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和小康房建设,按照“顶不漏雨、壁不透风、门窗完好”整治要求,全面消除铜仁市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现象,补齐农村住房条件差这块“短板”。
“你看,现在这个小区又干净又漂亮!楼道感应灯亮了,下水通了,房顶也隔温了,党的政策好呀!”这是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环老旧小区居民们的幸福流露,也是铜仁市创新机制、精准发力,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成果之一。
近年来,铜仁市以城镇老旧小区为切入口,持续开展以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修补为抓手,全面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改造,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以来,全市已建成棚户区6571户(套),开工建设老旧小区43个28192户。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铜仁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一幅幅平安和谐美丽宜居的民生蓝图,不仅让群众看得见,更让群众切切实实摸得着,感受得到,道不尽的好事连连。
人与城,恰如鸟与巢,相辅相成,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桃源铜仁,一幅更精致、更有序、更和谐、更温暖的城市新画卷,向着明天,正铺展开来……(罗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