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召开党的二十大,乡村发展美如画;党的使命记心中,努力建成现代化……”初冬时节,一句句婉转悠扬、振奋人心的苗歌,掠过绿水与青山,唱在松桃苗寨群众的心坎上。
为迅速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连日来,由松桃苗族自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组成的苗歌宣讲队,走进县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应急广播时效强、效率高、覆盖广的优势,用“小话筒”讲活“大道理”,将党的新思想、新理论传到千家万户。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自2019年以来,铜仁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和全面拓展工作的部署要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开创新局的重要举措和盘活基层、打牢基础的重要改革抓紧抓实。
具体来说,铜仁通过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领、逐步跟进、全面覆盖、提档升级”的原则,在重点推进碧江、玉屏、沿河3个全国第二批试点基础上,同步推进其余区县试点建设、全覆盖建设、提档升级建设,积极探索符合中央精神、契合铜仁实际、适应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之路。
强化阵地建设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
碧江区云场坪镇云场坪社区支部书记、主任黄烈胜近段时间来又增加了“新工作”,村里红白事都要打电话来询问,一是控制桌数菜数,二是让黄书记协调村里的文明事务服务中心,提供办酒场地。
“前些年,有的邻居在操办事务时面临着餐具、场地、安全、人员、经费等方面的困难,有的村寨出现违规操办、大操大办、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的情况?!钡卮ο媲唤绲脑瞥∑赫蛉嗽崩赐芮校屏沂ぜ且淅锏木葡苁谴蟀烊?,“两边互相吃酒席,最多一天赶了八场,还没吃得饱,又得去下一场。现在真的减负太多?!?/p>
2011年以来,云场坪镇4个村(社区)都有一支队伍活跃在乡亲们的红白喜事餐饮服务中,为左邻右舍操办事务。
为解决群众困难、革除陈规陋习,移风易俗树文明,云场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全镇4个村(社区)事务队力量进行优化整合,成立了云场坪镇新时代文明事务志愿服务小队,吸纳本镇和近邻湖南省2个村寨的志愿者,面向全镇和湖南省邻近2个村寨开展“订单式”志愿服务。
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打破“各自为政”的阵地壁垒,盘活存量、做优增量。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铜仁通过整合激活闲置资源,统一标准,在县级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乡镇(街道)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村(社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窗口单位、景区景点、人员密集场所拓展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新时代文明实践岗,在县直有关单位建立“五大平台”,形成“一心多点”的阵地建设模式。截至目前,各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整合各类资源,提档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8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92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服务平台125个。
建强志愿队伍
10月1日清晨,来自铜仁学院、贵州健康职业学院的30名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在市阳光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下,来到碧江区锦江河清水湾河段开展“百米净滩”行动,开启了他们的国庆长假第一天。
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使命。
“请问,您对我县的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方面还满意吗……”
2022年9月16日起,玉屏侗族自治县通过集中组织全县14个城市管理大网格、90个城市管理小网格,动员110余个网格包保单位1000余名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的作用,通过参加“玉见·最美——幸福来敲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以走街串巷、入店入户的形式,开展文明创建宣传咨询调查工作,以全面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
为了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铜仁通过以县级总队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充分带动党员、青年、巾帼、“五老”志愿者以及行业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示范带动,同时以社区网格长、联户长、楼栋长积极参与,构建起以党员干部、专业社会队伍、人民群众等多元主体参与、多元互动、平战结合、共建共享的“一核多元”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志愿者注册人数61.7万人,志愿服务队伍3404支,有志愿服务时长的志愿者占注册人数的66%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铜仁市火车站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站于2021年2月被中宣部表彰为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推动“两心”融合
到了果实成熟季节,但松桃自治县乌罗镇永若甜桃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却面临甜桃滞销困难。所幸合作社的负责人通过向县融媒体中心求助后,该中心通过推送宣传视频在央视三农频道播出,并在全媒体平台集中宣传,让“滞销品”变成了“畅销品”。
以“心”为媒,凝心聚力。
近年来,铜仁还在全市以“一盘棋”的模式,集中探索打造了“两心相融·心芯相悦”品牌,深度推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场地融合、人员融合、平台融合、内容融合。
铜仁通过构建阵地、活动、资源联动,各职能部门数据、业务、服务协同,探索建立了以党的创新理论一体化传播、各类优势资源一体化调度、各领域志愿者一体化实践的文明实践综合体,形成了你有呼、我有应的“一呼百应”两心融合平台建设模式。
具体来说,铜仁积极探索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线上服务平台PC端与融媒体中心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融合,通过“中央厨房”大数据分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与需求收集机制,优化从线下延伸到指尖点单派单评单等功能,快速打通服务群众供需链,实现群众需求与服务供给精准匹配。
铜仁通过探索“两中心”实行线上平台分级授权、分类服务、统一调配等方式,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贯通的线上指挥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打通了理论宣讲、教育培训、文化文艺、医疗健康、扶老助残、关爱儿童、环境?;ぁ⒂本仍确褡试?,推动形成了区级谋划、部门协同、乡镇推动、村级落实、网格化实施的工作格局。
截至目前,全市10个区县正在“贵州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融合平台”开展客户端上线、客户端上架和推广应用,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格优势和县级融媒体中心技术优势,更好地在服务群众中引导群众,实现“群众的故事上得来、党的好声音下得去,群众的需求上得来、志愿服务下得去”。
一个个坚强阵地、一次次暖心服务、一桩桩惠民实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凝聚起党群同心、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值得肯定的是,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铜仁在试点阶段形成的《“五变”机制全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经验在《贵州改革情况交流》刊发推广,被评为2020年贵州全面深化改革35个优秀案例。而在拓展阶段,铜仁则形成了“345”工作机制,在2022年全省文明办主任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并入选中央文明办2021年年鉴。
下一步,铜仁将着力推动各区县“一盘棋”打造“两心相融·心芯相悦”品牌,积极探索“以四整合推四融合”的工作模式,使党的创新理论一体化传播、各类优势资源一体化调度、各领域志愿服务一体化推进,形成文明实践综合体,进一步巩固拓展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夯实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根基,更好地引导群众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申逸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