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习近平的文化足迹丨工夫潮州:延续千年文脉 古今相得益彰
2023/08/14    来源:新华网 贵州文明网     点击:938   

新华社广州8月13日电 题:工夫潮州:延续千年文脉 古今相得益彰

新华社记者陈凯星、叶前、毛鑫

潮州,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自古有“岭东首邑”之称,三山环抱,韩江如带,文脉连绵,底蕴深厚。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潮州市考察,指出“潮州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并殷殷嘱托“要?;ず贸鞘欣肺幕糯妫有鞘形穆?,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行走于潮州寻常巷陌间,到处可见山水明秀、人文鼎盛,工夫文化、秀逸精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潮州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潮州文化不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千年古城荣光更胜。

汲古润今 赓续古城文脉

潮州古城东门外,广济桥横跨韩江两岸。千年古桥畔,广济楼巍然矗立,襟江控岳,护邑镇桥。广济楼下,23座古牌坊连接起51条古街巷,商铺林立,古色古香。

2020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潮州市考察,沿广济桥步行,登广济楼远眺,沿牌坊街了解潮州市修复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等情况。

总书记强调,“包括广济桥、广济楼在内的潮州古城比较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实属难得,弥足珍贵”,“我们爱这个城市,就要呵护好她、建设好她”。

“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惫慵们攀冀ㄓ谀纤文昙?,横跨韩江两岸,风格独特,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的广济桥,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

2007年,古桥历时4年全面修复开放,重现“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的独特景象,延续“一里长桥一里市”的历史风貌。

“历史上,广济桥几经重建和修缮,凝聚了不同时期劳动人民的匠心和智慧。”作为一名守桥人,潮州市古城文物?;す芾碇行闹魅沃用粢恢敝铝τ诠徘诺奈奈锉;ず突罨⒗茫叭谜庾呕钕吕?、火起来,是我最大的愿望?!?/p>

如今,漫步广济桥,看桥上亭台楼阁古朴典雅,一江两岸美景尽收眼底。每当夜幕降临,原本宁静古朴的千年古桥,经过灯光的雕琢刻画,更是焕发出明艳照人的另一面。

古桥西侧,以牌坊街为文化地标的潮州古城至今保持着“外曲内方,四横三纵”的宋代时街区格局。行走其中,一转身已是千年:唐朝开元寺、宋代许驸马府、明代城墙门楼和旧府衙、清代旧民居……一眼看尽文脉煌煌,文化传承深入肌理。

近年来,潮州以“绣花”功夫推进古城保育修缮,牌坊街、名人故居、特色民宅“修旧如旧”,历史建筑、文化展馆、民居商铺都融合在街区里,古色古香,别有韵味,真正做到让古城“见人见物见生活”。

今天,潮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城区灯火繁华、车水马龙,而古城依旧青砖灰瓦、岁月静好。

“就像一座温馨的大宅院,家人总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让归来的游子倍感亲切?!痹谥用艨蠢?,“这就是我们潮州古城的魂、潮州文化的根。保育活化历史文化街区,就是让千年古城留住乡愁?!?/p>

走广济桥、上广济楼、逛牌坊街、品工夫茶、尝潮州菜……潮州旅游市场热度不断攀升,2022年全年游客数量达到2700万人次,古城文化正是吸引游客的“热源”。

潮州市委书记何晓军说:“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我们从潮州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自觉扛起传承?;ず胙锍敝菸幕睦吩鹑危驯;こ敝菡庾旯懦亲魑ぴ妒乱?,推动潮州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p>

工夫文化 绽放迷人光彩

“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济楼展厅里察看潮州非遗文化作品,观看非遗项目传承人代表的现场制作演示,并同他们亲切交流。

“真精致!”“这个要耗费不少心力和时间吧!”“潮州人不愧是做工夫的!”总书记连连称赞。

“做工夫的”,精准点明了潮州文化的奥妙所在。

潮州人把工夫都做在了光阴里。一幅潮绣《阿房宫》,12名绣工要耗时3年绣制;麦秆剪贴画里,一根孔雀羽毛上就要刻下上万刀;大型木雕《甘露寺》,刻有130多个人物和30多匹马,历时23年才雕琢完成。

工夫,是潮州人的生活辩证法,极精微又极博大。绣针挑出万千世界,刻刀之下自有乾坤,工夫茶香沁着“和、敬、精、乐”的传统文化内涵。

“潮州工艺十分讲究,不惜材料、不计工时,特色浓馥,贯穿于潮州人整个社会生活之中,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讲究与精细的继承,是潮州文化精神的物化形式,是中华文化向世界传递中式美学魅力的重要媒介?!背敝菸氖费д叱孪臀渌怠?/p>

在潮州绣娘康惠芳位于牌坊街的工作室里,她的9个徒弟正在合力完成一幅名为《丝路荟萃》的大型潮绣。几个月后,这件融合中式的绢布手绘、潮绣技法和美式铜雕工艺的作品将会挂在一处会展中心的大堂里。

“总书记来潮州考察时说,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ず痛?,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这让我深受触动?!贝右找岩桓黾鬃拥目祷莘迹缃穹蚜瞬簧傩乃即降?、搞创新,一心要把潮绣这门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在她们的努力下,潮绣已从传统龙凤题材发展到多种元素融合,绣上了时髦的婚纱晚礼服、女士手袋提包、装饰摆件,文化产业链不断延长?!坝写?、有创新,非遗才能有市场?!笨祷莘妓?。

近年来,潮州设立了非遗传承?;ぶ行?,成立文化遗产?;ぷ铱饧肮ぷ髯?,建立健全非遗名录体系和基因图谱,组建“文旅投”对非遗进行产业化运作……用实际行动讲好非遗传承的故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

记者见到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古城?;び敕⒄构ぷ骺瓶瞥こ孪难羰保谖且盼拇床飞杓拼笕氖虑槊Ω霾煌?。

“两个月里我们征集了587件参赛作品,有198件进入下一轮,最终将有50件入围,评出16个奖项?!背孪难舯呋只趁姹咚?,之后会继续做好孵化,把获奖作品制作成伴手礼。

历经千年时光,古城非遗正青春。

文以载道 广济百粤之民

稽古有获,润物无声。

潮州人的“古”源自哪里?与广济楼一江之隔的韩文公祠或许可以给出答案。

一代文宗韩愈,曾被贬任潮州刺史。治潮8个月,韩愈大兴文教、延选人才、驱除鳄患……办的都是造福潮州百姓的实事?!俺比硕佬胖?、思之至”,历千百年而怀念不息。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苏东坡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讲的是从司马迁之后到韩愈,算起来文章衰弱了八代。韩愈的文章起来了,凭什么呢?就是“道”,就是文以载道。

“从韩山、韩江、韩祠的命名,到牌坊街里23座牌坊都在讲述的忠孝劝学之道,潮州民间尊师重教、崇文循礼,崇韩之风千年不衰。”潮州市古城文物?;す芾碇行母敝魅位浦敲羲?。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今日潮州,古城文化核心区建制形态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宗祠、牌坊等彰显“忠孝友亲”的价值取向,传统习俗礼俗传承“崇文重礼”的儒雅学风,器物与技艺之美展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中华文化重要支脉的潮州文化,是一幅源远流长的历史画卷,更是活生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标本。

“研究好、?;ず?、传承好潮州文化,是‘第二个结合’在一个地方开花结果的体现?!背敝菔形幕愕缏糜翁逵指本殖に栈辰芩怠?/p>

古韵新生。传承千年的潮州文化,正浸润着整个城市的脉络肌理,让古城不断焕发出时代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在潮州考察期间,当地同志曾向总书记介绍历史典故:千百年来广济桥就“广济百粤之民”,但真正实现这个夙愿、让群众安居乐业的是中国共产党。

“每个时代都要做出每个时代的事情来。做得好、做得坏,贡献大、贡献小,青史可鉴啊!”总书记的话语意味深长。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