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铜仁深入开展“四史三情宣讲行·志愿五老颂党恩”宣讲活动,由“研究过历史、经历过历史、见证过历史”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五老”宣讲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新运用“小板凳”“小课堂”“小讲堂”等方式,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红色历史“活起来”、革命精神“传起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
在乡村,“五老”志愿者根据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和生活习俗,通过院坝会、堂屋会、田坎会等“板凳会”,以“拉家常”的方式,讲解红军长征时期红二、六军团在铜仁的红色故事,讲解周逸群、旷继勋等革命先烈和特等功臣、上甘岭战斗英雄龙世昌等英雄人物故事......既忆过去,也话今昔,突出宣讲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以及党带领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绝对贫困、撕掉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接续乡村振兴新步伐,引导党员以及群众从古今生活对比中,知党爱党、跟党走,自觉把对党的感恩之情转化为勤劳朴实、创造美好新生活的具体行动,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宣讲进农村进社区,将党的声音传送到基层每个角落、每个百姓的心坎上,真正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引导百姓话今朝、感党恩、奔幸福。如,碧江区组织“五老”志愿者深入矮屯、白岩溪等安置点社区开展党史宣讲,引导搬迁党员群众从今昔生活对比中,知党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自觉把对党的感恩之情转化为奋勇争先、创造美好新生活的具体行动中;德江县组织“五老”志愿者,采取“院坝会”“田坎会”等方式,由“五老”志愿者带头讲,群众百姓一起聊,以“摆龙门阵”的方式分享自己经历和了解的党史故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真心念党情、永远听党话、坚定跟党走。
在学校,“五老”志愿者走进校园课堂,结合亲身经历,用鲜活的事例讲党史、说故事、颂党恩,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党的光辉历程和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中汲取成长的精神养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好习惯,把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前途发展和民族命运之中,长大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青年学生了解国情、省情、市情,在学生心中播下爱国主义种子,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青少年学生从小热爱祖国、心怀大志、刻苦学习,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在思南县胡家湾中学里,89岁抗美援朝“老战士”谢国香正在给学生分享“亲身经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感人的事迹,在孩子们的心灵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在机关,“五老”志愿者依托各单位的“道德讲堂”阵地,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课件,生动感人的故事,让全体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把思想认识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从党的非凡历史中找寻初心、激励使命担当,时刻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立足工作岗位,奋勇争先,提振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信心和决心,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如,江口县95岁的“五老”志愿者赵云波走进县委组织部“道德讲堂”,为全县组工干部讲述“亲身”革命经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那段红色历史,一起回忆党的峥嵘岁月;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五老”志愿者侯晓鸿在县委政法委“道德讲堂”为党员干部作了《创建黔东苏区的深刻启示》的专题辅导报告,以大量的史料、鲜活的事例、详实的数据,生动形象的再现了红三军团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的苦难历程和光辉成就,带领大家重温红军精神,悟初心、提士气、鼓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