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的乌江两岸山青水绿,勤劳的岸上人家正逐绿耕耘。
沿河的空心李、德江的青花椒、石阡的白水桃等农特产品相继俏行于市,成为铜仁市乌江沿线200多万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共抓大?;ぁ⒉桓愦罂??!苯昀?,铜仁市把乌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转型绿色发展,严守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两岸青山正化金银,乡村振兴的征程迈出铿锵步伐。
德江县稳坪镇的金庄村,5年前还是乌江岸上的生态恶劣之地,石漠化严重。如今3000多亩青花椒已在此实现组组户户全覆盖,花椒生产企业就有两家,带动周边村寨群众同步增收。
张晓明作为金庄村返乡的创业人员,2018年在村流转土地发展1000亩花椒,今年仅花椒采收一个环节就持续了近40天,带动劳动力2000多个。
“办这个花椒就是好,原来种包谷一年收入只有两三千,完全不够用,现在在花椒基地干活,每年至少有一万多元收入?!贝謇?0多岁的老人杨承英告诉记者。
近年来,德江县因势利导以乌江沿线为重点,把花椒作为“一县一业”重点发展,目前已累计发展21万亩,今年6万亩挂果产值在4亿元以上。
沿江而下。昔日的沿河县沙子街道南庄村,是典型的不毛之地,如今已因空心李基地构建,摇身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周边兴起了农家乐19家、酒店10家,村民还沉浸在李子丰收的喜悦中。
村民田太平带头发展空心李已有20多个年头,如今他家30来亩空心李每年收入可达20万元以上。他说:“没有党委政府引领转型发展绿色产业,沙子空心李绝对不会取得今天的成效?!?br/>
目前,通过沙子街道的带动,沿河全县空心李发展面积达到10.2万亩,覆盖沙子、中界等11个乡镇(街道),成为乡村振兴中最独具特色的绿色产业。
据悉,沿河正以沙子街道中心,通过以“李”兴“旅”的方式,先后投入资金打造了“天赐仙李·悠然南庄”4A级旅游景区,辐射周边乡镇、街道发展农旅一体产业。
沿江而上。石阡县河坝镇中宅村上市的桃子正成为群众增收的亮点,数以千计的果农正穿梭在果园里,采摘后还分拣、装筐、称重、上车,一批批运往山外。
河坝镇海拔较低,绿色的水果基地与乌江一衣带水,成熟的红桃在绿叶之下星星点点,平静的乌江水倒映两岸青山,写就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如今,中宅村吃穿不愁果农刘广烈家底殷实,过上了同步小康的好日子。他坦言:“是绿色转型发展改变了昔日的贫困,如今我一年的毛收入可达十余万元?!彼硎?,在乡村振兴中将以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切入点,立足区域特点优势壮大绿色产业发展。
铜仁的乌江流域是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沿线德江、沿河、石阡、思南四县依托山水相连、地域相依的特点,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林下经济。如今,已建立花椒产业38万亩、精品水果基地47万亩、茶叶面积64万亩,产值正阔步迈向100亿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