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好山水,满眼皆覆绿。盛夏的铜仁,群山郁郁葱葱,江河清水东流,着实惹人喜爱。
今年6月上旬,市生态环保局发布的《2020年铜仁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9%;全市6条主要河流地表水Ⅰ~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00%;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厚植绿色底色
自2015年,铜仁市“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以来,铜仁市又出台全域绿化“六绿”三年攻坚行动,不断厚植铜仁最鲜艳的底色——绿色。
近年来,铜仁着力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先后制定了《铜仁市锦江流域?;ぬ趵贰锻适需缶簧奖;ぬ趵?,编制完成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铜仁市“三线一单”,着力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推动绿色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铜仁市把全域绿化“六绿”攻坚行动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统筹实施好“绿道、绿水、绿城、绿园、绿景、绿村”工程建设,厚植绿色屏障,做强生态长板,全面提高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全面提升“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颜值和气质。2020年,铜仁完成营造林40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206平方公里,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9个,各类自然保护地49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2%,排名全省第二。
山水园林的铜仁,自然要突出绿色底色。去年,铜仁市正式出台了《铜仁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规定铜仁市新建医院、疗养院、学校、机关、部队、星级宾馆、度假村、公共文化设施等项目绿化用地面积不低于建设用地面积的35%;位于中心区外不低于40%;而单位附属绿地用地面积占单位建设用地面积比率不低于30%。这一规定,对新开发地区进行了量化的绿色指标考核,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铜仁市依托县县有穿城秀水、乡乡有青山绿水、村村有田园山水的优势,着力打造一批城市公园和市民休闲空间,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山环水绕、山水相依的“醉美”画卷。截至去年,铜仁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79%,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582.35公顷,城区街道树冠覆盖率达到27.69%,各县城区街道树冠覆盖率均达到25%以上。
铜仁市严格压实河长制、林长制责任,全力推进巡河、巡林常态化,着力推进重要流域、重点河湖、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区生态修复,确保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好。
“绿色生态”已成为铜仁的“烫金”名片。目前,全市有3个国家级、2个省级、2个县级自然?;で?个国家级、1个省级湿地公园;3个国家级、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矿山公园;10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で?;4个国家级、6个省级水利风景区;8个省级、2个县级森林公园。
抓好污染防治
桃源铜仁,拒绝污染。铜仁市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深入推进固废治理战,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聚焦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制定出台《铜仁市中心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铜仁市农村饮用水管理条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开展农村 “厕所革命”和村庄清洁行动。
全力推进生活垃圾焚烧,铜仁市已全面建立起“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全力抓好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出台《铜仁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49个,划定并严守生态?;ず煜撸瓿赏适小叭咭坏ァ北嘀乒ぷ?。
“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超额圆满完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排放“十三五”减排任务指标超前完成。在过去五年,铜仁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
实现绿色发展
傍晚纳凉,锦江河畔好去处。一条从清水桥头至三江公园的塑胶彩色沿江跑道镶嵌在锦江边上,来往人员熙熙攘攘,获得市民高度评价。除了彩色跑道,还科学布局了观景平台、景观铺装、文化墙、景观墙,一一矗立在锦江河畔。
铜仁当下农村,许多公路旁水果飘香。印江昔蒲村在村里的公路旁建起了水果市场,村民们集中摆摊,再也不担心瓜果烂在田里,幸福洋溢脸上。现在满山都是“摇钱树”,家家都有“绿色银行”。
守好生态底线,才能守住富民“金线”。铜仁市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高质量推进“生态立市”工程,着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全方位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个成果一起收,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绿色致富之路。
绿色惹人爱,绿色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全市依托绿色底色,按照“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的理念,推动生态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使得好山好水快速“变现”?!拔逡弧逼诩?,全市共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35亿元。
铜仁市为生态“留白”、给自然“种绿”,突出“小桥流水”,彰显“小家碧玉”,丰富“小城故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着力构建黔东工业聚集区、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乌江生态经济融合区“三大区块”经济布局,推进产城融合、城乡融合、东西部片区协调发展。
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铜仁正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