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旅游产业化推进大会精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承办全省旅游“两会”为抓手,充分发挥生态效用,实现了山区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互促双赢,高质量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
据统计,我市今年1-9月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75.56亿元,占GDP比重居全省第四位;1-8月规上文化和娱乐业收入增速全省第一;1-9月限上餐饮业收入增速全省第六。据第三方抽样调查报告显示,1至9月,我市接待游客4395.27万人次,实现收入367.43亿元,人均花费835.97元,增速52.66%。争取全省文旅基金项目5个,到位资金7.09亿元,到位款项暂居全省第一。
在旅游产业化招商引资的工作过程中,市文旅局通过强化组织建设,组建综合协调、市场主体培育、业态升级、服务质量提升、低效闲置项目盘活、国企改革、旅游招商、宣传推广8个工作组,各司其职,确保旅游产业化高质量推进。
今年来,市文旅局以东莞与铜仁东西部协作为抓手,不断强化旅游招商基础工作。编制了《铜仁市文化旅游产业化大招商工作方案》《铜仁市赴广东省开展文化旅游招商工作方案》。成立了铜仁市文化旅游发展招商服务中心,专门负责旅游产业化招商、服务、政策咨询等工作。强化项目策划包装,以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为重点,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邀请第三方机构策划包装100文体旅招商项目,今年1至9月,完成文旅招商签约项目76个,签约资金65.57亿元。
与此同时,市文旅局不断强化固定资产投资和文旅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申报工作。经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全市纳入监测和调度的旅游基础设施、酒店住宿、景区提升、文旅融合、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研学旅游、温泉康养等项目62个,截至10月,项目总投资91.63亿元,1-10月累计完成投资59.51亿元。
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方面,市文旅局主动出击,全面摸清市场主体情况。石阡温泉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为省级旅游龙头企业,并与贵州吉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分别列入贵州省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名单。同时贵州吉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拟表彰为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目前正在公示。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万山“那个年代”怀旧文化街成功申报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截止目前,全省规上涉旅市场主体前20强我市5家、全省限额以上餐饮业100强我市14家、全省限上住宿业100强我市8家,计划培育上规入统市场主体7家,本市9类涉旅市场主体达17394家。
如今,市文旅局着力于强化旅游业态提质升级,加大品牌创建和申报工作。推进景区提质扩容、旅游精品景区建设提升工作。着力推动业态融合发展。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获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万山“那个年代”怀旧文化街和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街区获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强化文旅融合,在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开展非遗、文化演艺进街区活动,在梵净山等景区开展了文化演艺进景区活动。在体旅融合方面,推出了铜仁乡村振兴产业带“马拉松智慧赛道”、印江大罗河桃花里漂流项目,申报了江口太平、碧江大明边城等10个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体育特色小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江口县太平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新增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3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3个、省级重点特色酒店(民宿、客栈)9家;上半年乡村旅游标准化等级新评定数量103家,居全省第一位。
同时,市文旅局还不断着力于强化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以及强化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盘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持续提升服务品质和旅游环境,对制定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盘活方案提出了“三个一”和“有经营主体、有经营业态、有目标客群、有盈利模式,有投入与产出的平衡方案”的要求。
做靓旅游名片,高质量推动旅游产业化工作。下一步,市文旅局将围绕旅游产业化各项目标和重点任务,对标对表列清单、建台账、抓落实,认真梳理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细化清单、强化调度,针对性地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强力推进?;平谐≈魈迮嘤?、旅游业态升级、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低效闲置项目盘活等方面工作,加大工作协调,形成市县工作合力,确保工作取得更大突破。特别是针对景区业态单一的实际,通过出台政策,引导、引进新、奇、特的体验性强、游客参与度高的项目进入景区,增强景区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