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贵阳港开阳港区北上长江首航仪式在贵阳港举行,14艘货船运载6800吨磷矿石从开阳港区洛旺河码头出发,沿乌江水路直奔重庆涪陵进入长江。这是乌江复航后的首次大规模全线航运,象征着我省乌江水运复兴。
从开阳港经瓮安、余庆、思南、沿河,到重庆涪陵航线全长545公里,此批磷矿石抵达涪陵后,再由大吨位船舶转运,最终运抵安徽芜湖港。
乌江是长江八大支流之一,也是贵州第一大河,自古以来就是贵州联通外界的航运要道,2003年后,因梯级水电站修建,“黄金水道”一度断航。我省决心全力打通,2015年,完成乌江渡以下在建水电枢纽通航设施、构皮滩翻坝运输系统工程建设;2018年,随着构皮滩水电站通航设施工程建成,乌江干流通道“最后一颗纽扣”被解开,贵州“北入长江”黄金水道梦想再度实现;2020年6月,省交通运输厅与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就乌江航道通航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达成协议,标志着乌江水运发展进入新阶段。
沿河乌江航运。何远志 摄
如何让船在江上走、货从水上运重现繁盛?省交通运输厅及省地方海事局聚焦提升乌江水运运能、形成规模运输、助力黔货出山、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做文章”,通过一年来市场培养和国企引领,目前,已投入乌江水上运输的企业10余家,船舶达35艘,形成规模单趟次运力2万吨。随着后期更多船舶投用,将增加乌江航运辐射能力。
思南码头。杨晓初 摄
据了解,贵阳港开阳港区是黔中经济区和贵阳市通江达海的唯一港口,是贵州省水运大通道北入长江的门户,是贵州省连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经济区的“桥头堡”。此次14艘货船从开阳港出发,标志着黔中地区的水运门户已经打开,为“黔货出山”开辟了新的战略通道,为“产业互联”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为“强省会”行动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同时,也为开阳加快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