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地设市以来,铜仁市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和勇气,奋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踏步前进。
经过10年的接续奋斗,铜仁的交通,实现了从少到多、从量到质的转变,初步形成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于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铜仁“黔东门户”的区位优势得到有力巩固。
十年时间,从大山深处的肩扛手提,到国道、省道的纵横交错;从泥泞小路上的艰难前行,到高速公路上的风驰电掣;从单一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到汽车、高铁、飞机等多种交通方式的协同发展······一幅快速立体大交通的壮阔画卷正在黔东大地全面展开。
十年来,铜仁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抢抓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争取更多项目资金,加快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起内联外通的交通大格局。
2013年,杭瑞高速铜仁段全线通车,直通思南、石阡、德江;2015年12月,沿德高速正式通车,标志着铜仁市实现了县县通高速。
2015年6月18日,由贵阳开往长沙的G3002次高铁驶入沪昆沿线铜仁南站,标志着铜仁市正式步入了“高铁时代”;2018年12 月25日,随着铜仁站首张由铜仁开往贵阳的高铁票售出,标志着铜仁城区正式融入全国高铁网,真正走进高铁时代。
随着杭瑞、沪昆、铜仁至大龙、沿河至德江等高速相继开通,与沪昆快速铁路、渝怀铁路、湘黔铁路连通,更是构成省内及武陵山片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快速通道,铜仁纵横辐射的高速干道将彻底改变历史性的发展格局和区位条件。
当前,全市已建成高速和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高速公路密度位于全省第一,“4横3纵1环”的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8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建制村通畅率和通客运率达到“双100%”目标;建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达到1.2万公里,实现了全市30户及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
实现蓝天梦是铜仁人梦寐以求的夙愿,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快捷的交通形式同样还是有效缩短和拉近空间距离,实现经济交往的重要载体。
2012年底,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争取下,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对铜仁凤凰机场进行改扩建。根据批复,改扩建工程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00吨的目标实施。
2018年8月21日11点30分,随着泰国新时代航空公司E38787次航班从泰国曼谷廊曼机场安全抵达铜仁凤凰机场,标志着铜仁凤凰机场成功开通首条国际航线。铜仁凤凰机场成为贵州继贵阳机场、遵义机场之后第三个开通国际航线航班的机场,架起了铜仁通往世界的“空中走廊”。2016年3月3日,中国民航局批复德江(黔北)民用机场场址,标志着铜仁“一市两机场”指日可待。
目前,铜仁凤凰机场可通达北、上、广、深等19个重点城市,先后开通泰国、越南等国际航班,成为全省第3个、武陵山区第2个开通航空口岸的“百万级”支线机场。
大交通改变了铜仁的时空,铜仁从“边缘”变“前沿”,成为贵州向东开放的前沿阵地。
目前,铜仁已构建至周边贵阳、怀化、凯里、吉首等城市2小时高速公路圈和2小时通达贵阳、长沙等黔中和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市的高速铁路圈,3小时到达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发达地区的空中快速通道,极大地拉近了铜仁与外界的时空距离。(罗旭 程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