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铜仁:守护一江碧水!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黔东篇章
2021/12/01    来源:文明铜仁公众号     点击:767   

民生为本、民生为重、民生为先。

山的依托,水的沁润,铿锵的步履展现了铜仁速度、铜仁现象、铜仁经验。发展之下,安居乐业福地处处流露出铜仁人民韧如水、善如水、谦如水、清如水的品性,用温度绘就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民生画卷。

01.jpg

十年风雨征程,十年砥砺奋进,从2011到2021,十年之间,撤地设市强势起飞,“一区五地”蓝图奋进,安居乐业福地熠熠生辉。

以人民为中心的奋斗之路在教育、在医疗、在住房上绘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仅仅最近五年,铜仁市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3.6万套,城镇化率从43%提升至52%。新建改扩建学校2062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635元/月、4312元/年,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420元提高到550元,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十年之间,跨越“十二五”、奋斗“十三五”、启航“十四五”,发展的数据不断跳跃,以民生为基,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源源不断汇聚成“人民至上”的铜仁力量。

春风化雨芳满园

回望来时过往,翻开历史长卷,时光穿梭在学子的朗朗读书声中,在山村幼儿园的欢声笑语中,在高等教育的奋斗学府中,安居乐业福地熠熠生辉,聚焦教育领域的改革在黔东大地蓬勃推进。

教育是发展之源、利民之基、兴国之本。十年之间,初心不变,教育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仁义之城辛勤浇筑桃李满园。

02.jpg

教育为先始终如一——“十二五”时期,全市累计投入教育经费290.75亿元,建成乡村少年宫87所、完成8所中职学校“百校大战”工程项目,组建了铜仁市医护学校等6所具有专业特色的中职学校,创建了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省级示范中职学校、省级重点中职等。此外,我市全力建成川硐教育园区,铜仁学院、铜仁一中、铜仁职院等学校入驻园区,“一体两翼多中心”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体系推动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协调健康发展。

山乡遍野书香满园——2014年,针对农村学前教育“短板”,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在全省率先启动山村幼儿园建设工程,研究出台《铜仁市山村幼儿园建设两年行动计划》,按照“一村一园、分散设点、就近入园”的原则,2014至2015年投入3.8亿元,新、改建2005所山村幼儿园,有效解决了近5万农村适龄儿童“无园上”难题,实现所有区县全覆盖。此项工作入选2014年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从10%提高到100%。

推进教育助力发展——“十三五”时期,铜仁市着力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扶贫全面覆盖,建立起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累计资助贫困学生531.95万人次,投入资助金66.06亿元;教育水平稳步提升,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63%,高考一本、本科录取率稳步提升。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共投入资金198亿,新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198所,新改扩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园)68所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内涵高质量发展,铜仁职院成为省部共建高校、连续五年名列中国专科院校竞争力100强,铜仁幼专获省级“双高校”建设单位,贵州健康职业学院顺利建成,在校学生规模突破万人。

启航“十四五”,聚焦民之所向,教育的春风吹拂黔东,融汇一抹暖阳,跃出武陵腹地的地平线,正朝着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不断迈进。

医疗惠泽润民心

“得啥也别得病,进哪也别进医院?!背て谝岳矗饩浠坝吵淖殴愦笕褐诙浴翱床∧选⒖床」蟆钡纳钋械S?。

03.jpg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因病致贫是小康路上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尤其对于贫困群众而言,“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

几年前,思南县瓮溪镇余林村罗家坝组村民徐开锦患上白血病,昂贵的医疗费用让本不富裕的家庭崩塌。所幸,享受到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政策,大大减轻了家庭经济压力。

不让“病根”变“穷根”。近年来,铜仁市整合扶贫、卫生计生、民政、社保和残联等部门资源,初步建立起“基本医疗补偿+大病保险补偿+民政”“计生医疗救助+医疗费用兜底+非医疗费用救助”等多重医疗保障体系,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实现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才能回应群众的期待。

为提高群众就医质量,铜仁市积极整合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逐步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级诊疗、效益共享的四位一体医共体模式,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并向基层流动,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新秩序,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医疗服务。

04.jpg

数据显示,铜仁市共有基层医疗机构2997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4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所、村卫生室268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4个,实现所有行政村医疗卫生全覆盖,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正一步一步见证着铜仁群众美好生活的变迁。

住有所居暖民心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两组数据看今昔巨变:

——10个贫困区县全部摘帽,94.2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9.36万人搬出大山,其中跨区县搬迁12.54万人,14.97万名困难群众住上安全房。

05.jpg

安居才能乐业,在历史的蝶变中,铜仁始终把困难当作磨刀石,把干劲当作催征鼓,一路勇往直前,让老百姓实现从“有住的”到“住得好”转变。

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洋溪镇易地搬迁安置点,2018年因所住地发生严重滑坡灾害而搬迁至此的雷宗碧感叹道:“现在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以前一到下雨天就担心发生灾害,干部们经常一家一家地去喊大家注意安全?!蓖乓淮贝绷鄞舞伪鹊母呗?,一条条阡陌相连的街道,雷宗碧对于现在有楼房住、有地耕、在家门口有稳定收入的生活,满是感激。

06.jpg

几年前,家住德江县煎茶镇潮溪村的王加仪房屋因滑坡倒塌,且自身无力修建,一家人只能在煎茶街上租房过着居无定所的窘迫生活,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东风的吹拂下,王加仪一家搬进了德江县煎茶镇金三角社区的新家,有了稳定的工作?!肮艺咛昧?,家里家电样样齐全,小区环境也很好,出行非常方便。”王加仪高兴地说道。

在铜仁,一个个老旧小区换新颜,让群众生活更加舒心。改造后的碧江区韩家董电力小区,如今街道干净整洁、绿化随处可见,运动健身、垃圾处理等设施分布有序,楼道也安装上了防盗门窗,一改之前脏乱破旧的情况。该小区67岁居民王克勤说道:“现在的住得更加舒心!”

07.jpg

十年风雨征程,十年砥砺奋进。一项项惠民举措接连出台,一项项惠民工程逐一实施,民生暖阳照耀千家万户,于黔东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山乡巨变”,描绘出一幅精彩的人民幸福指数新画卷。

民生之微,衣食住行。民生之大,事关家国。站在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上,铜仁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力谱写出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铜仁篇章。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