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日日新
——铜仁市全域绿化“六绿”攻坚行动观察
党的十八大以来,铜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扣省委对铜仁的“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发展定位,实施全域绿化“六绿”攻坚行动,让绿色成为黔东大地上的主色调。
好山好水 一张蓝图画到底
行走于黔东大地,可以看见层层叠叠的生态林郁郁葱葱,纵横交错的绿色长廊生机勃勃,星罗棋布的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美景如画,白墙黛瓦的美丽乡村宛若仙境。
初冬时下,漫步锦江河畔,在和煦阳光的照耀下,沿岸的景色显得格外绚丽多姿。品种多样的树木,婉转蜿蜒的河流,雅静别致的亭台,一处处美景让人们沉浸其中。
市民们能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全域绿化。坚持绿色发展,推动铜仁经济新跨越,绿色是核心。建设绿色家园,厚植绿色优势,培育绿色文化,完善绿色制度,壮大绿色经济。
201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实施全域绿化“六绿”攻坚行动,出台印发《铜仁市全域绿化“六绿”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意见》,成立了全市全域绿化“六绿”三年攻坚行动指挥部,层层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具体专抓人员。
为统揽统筹好攻坚行动,我市结合城镇、产业、旅游等发展规划,科学编制《铜仁市全域绿化“六绿”三年攻坚行动总体规划》,明确全市绿化区域、绿化面积、绿化类型、绿化树种以及拟达到的绿化效果。
“绿道”建设 ——按照“一条道路、两边风景、三季有花、四季洁美”最美通道要求,对跨越境内的高速公路、重点国省道、重点景区公路等两侧进行绿化美化,打造一批最美通道。
“绿水”建设 ——围绕乌江、锦江河等重要江河、重要湿地及各区县中心城区河段两岸等进行绿化和景观提质增效,形成一批水岸风景线。
“绿城”建设 ——按照“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山环水绕、山水相依”原则,对各区县中心城区进行绿化美化,打造一批城市公园和市民休闲空间。
“绿园”建设 ——按照“农(林)旅一体、产景一体”原则,重点对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主要通道、山体及园区周边等进行绿化,建设一批生态园区。
“绿景”建设 ——重点对全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全省100景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自然?;で戎饕ǖ懒讲嗉爸芪Э陕袒亟新袒阑蠓嵘慌扒ň暗悖┲芪Щ肪持柿?,有力助推铜仁全域旅游发展。
“绿村”建设 ——坚持充分体现乡村气息、保护现有自然生态的原则,对传统文化村落、历史名镇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重点旅游村寨的周围进行绿化美化,建设一批美丽乡村。
自上而下,我市初步建立了一套可实施、可推广、可复制的制度体系,为厚植绿色铜仁打下了牢固可遵循的路径,通过“六绿”攻坚的推进,一张覆盖全域的“绿网”已经全面铺开?!笆濉币岳?,我市完成营造林绿化409.1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57.92%提高到2020年的66.2%,增长8.2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
全民参与 合力打造绿色高地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切工作重点皆要在落实上下功夫。在制度的有力保障下,铜仁以真抓促落实,以实干求实效。
今年新春上班第一天,我市在万山区仁山街道办事处塘边村与全省同步启动2021年义务植树活动。当天,市、县、乡、村四级以视频连线方式与全省同步启动植树活动,1.2万人参加植树,截至目前已完成40万亩以上造林绿化任务。
绿色铜仁的背后,人人都是行动者。
种树护绿,已根植于黔东儿女的心中。近年来,为进一步拓宽义务植树有效实现形式,我市积极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我为家乡捐棵树·同心共建春晖林”等活动,每年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组织市、县、乡、村四级同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建设了一批“红色党员林”“共青林”和“成建制民兵林”。
如今,随着各种形式的认种认养和植树纪念活动广泛开展,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逐步增强,“我要栽树、我爱绿化”的观念已经形成,全市爱绿、护绿、兴绿之风蔚然兴起,也让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
为守护好良好的生态资源,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我市严守生态红线,严格实行?;し⒄股肿试茨勘暝鹑沃疲指哺锹实裙ぷ髂扇敫骷墩ㄐЭ己四谌?;加强森林采伐限额、林地定额管理,严格审核审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管理,全面禁伐天然林。坚持依法治林,深入开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绿剑行动”等执法专项行动,建立跨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创新推行“巡回法庭”。
我市先后出台《铜仁市锦江流域?;ぬ趵贰锻适需缶簧奖;ぬ趵贰锻适信┐逡盟芾硖趵?,先后印发《铜仁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铜仁市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生态环境?;ぴ鹑巫肪恐贫群突肪乘鸷ε獬ブ贫龋猛实奶旄?、山更绿、水更清。
一边实干还需一边鼓劲。我市充分运用报纸、电视、网站等平台,大力宣传两个“问责办法”等林业政策法规,全面提升广大干部群众自觉?;ど肪车囊馐?,鼓励、引导民间环境?;ぷ橹?、民众积极有序参与全域绿化,提高民众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普及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营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在这“美美与共”的背后,有青山绿水相映间的天生丽质,更有446万黔东儿女爱绿护绿的坚定决心。
如今,在这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绿水青山处处是,秀丽的亚木沟,奇幻的九龙洞,壮美的“乌江百里画廊”等自然美景。绿色已经成为铜仁的名片。目前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79%,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582.3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3.74平方米,城区街道树冠覆盖率达到27.69%,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9个、各类自然?;さ?9个。
绿色产业 释放生态红利
绿色,不仅是生态优势,也是经济红利。
生态保护,不能让群众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才能真正造福一方百姓。
发展过程中,铜仁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好山好水好生态,着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全方位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依靠着“金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山脚下的江口县太平镇“云中仙舍”如闺中玉石,令人艳羡的好风光成为乡村文化旅游的好地方,四方游客慕名而来,让云舍村村民们开起农家乐、吃上旅游饭、增收致富有了门路。
依托矿山公园悠久的朱砂文化和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万山区通过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和大苗造林等工程对景区范围内的石山、荒山、土坡进行生态修复,并采取乔、灌、花、草相结合,绿色与彩色合理搭配,让老矿山焕发生机,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
像这样收获绿色红利的例子在铜仁还很多。改变源于“绿”,在“六绿”攻坚行动的引领下,我市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高质量推进“生态立市”工程,全方位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个成果一起收,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绿色致富之路。仅今年“五一”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35亿元。
山水揽翠、城景相映,一座拥有绿色的城市,必是一座充满活力与希冀的城市。从绿色制度到绿色?;ぴ俚铰躺?,铜仁正不断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让绿水青山成为城市发展的永续动力,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铜仁将继续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大生态战略,加强生态环境?;ぃΥ蛟炻躺?、和谐、美丽、宜居的绿色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