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中南门,古街、古巷吸引游人流连忘返;行走在锦江河畔,崭新的人行步道沿锦江河岸铺开,让人惬意非常;公园绿地增多了,道路变净变美了,平地上崛起了幢幢高楼……如今,铜仁城区环境变得越来越整洁明亮,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颜值”不断提升。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近年来,我市紧扣“一区五地”奋斗目标,坚持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之路,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大力提升城镇品质,持续完善城镇生态功能,切实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星稀到棋布,过去五年,铜仁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新增城镇就业23.74万人,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3.6万套,城镇化率从43%提升至52%,“安居乐业福地”日新月异。
“古城”焕“新颜” 游客慕名来
古街古巷、青石甬路、浪漫咖啡馆、梵净星空艺术馆……在中南门,有着铜仁历史最为悠长、文化沉淀最为深厚的古朴老街,也有着现代城市灯光璀璨、热闹繁华的人间烟火。
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位于铜仁市中心城区,占地3.6万多平方米,是国家重点文物?;で?,也是铜仁乃至全省仅存的一片最为完整的明清历史文化街区,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这里山水相连,山城相依,具有小桥流水的韵味、小家碧玉的品质、小城故事的内涵,承载了黔东地区众多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和厚重的人文底蕴,是今人回顾铜仁历史、找寻乡愁记忆的一扇窗口。
“以前,中南门很多房屋都破旧不堪,遇到大风天,旧房屋的砖瓦会掉下来,下雨天行人走在坑洼不平的马路上,时?;岜恍惺坏钠到σ簧砟嗨!币浼岸奔且淅锏闹心厦?,从小在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长大的叶飞坦言。破败的建筑、鲜少有人问津的古街,中南门的合理开发利用已然势在必行。
在尊重历史和现状的前提下,铜仁充分挖掘中南门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在保留部分现有民居、保护历史遗存的基础上,采取“修旧如旧”的原则,按照古代中南门的样子进行恢复性修缮。如今的中南门,望楼、宗祠、民居、店铺、巷道、城墙、码头等古建筑俱存,在核心区中南门老街,还有明清建筑103栋、保存完好的四合大院35个、古巷道11个、码头1个,漫步在青石板路上,依旧能感受浓厚的古城气息。
同时,在充分?;ぶ心厦乓延泄沤ㄖ夯∩希朴慰偷母鲂曰?、多元化消费需求,提供吃、住、行、游、购、娱新产品供给,努力构建集“购物休闲、特色餐饮、文体演艺、健身康养、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国家级文旅消费集聚区,真正让游客吃在铜仁、玩在铜仁、购在铜仁、住在铜仁、乐在铜仁,给铜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
“现在的中南门比起以前变化太大了,又干净又安全,人也多,生意也要好做得多了。”在中南门开特色小吃店的张明发说。张明发在中南门居住已有40多载,中南门重新修缮开放后,他在自家房子里开了一家特色小吃店,售卖铜仁油茶、绿豆粉、锅巴等当地特色小吃,他高兴道:“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收入上万元呢?!?/p>
蝶变的中南门,翻开了全新篇章。据统计,今年国庆期间,铜仁市共接待游客4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1亿元。其中,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实现每日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中南门被省内外越来越多游客看见。
梵净星空艺术馆、飞山宫、松桃苗绣馆、市楼、梵净书院、大食府戏台、跨鳌亭水景灯光秀……华灯初上的中南门,灯火辉煌,熠熠发光,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无不在诉说着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的涅槃重生。
搬进新城镇 过上新生活
一栋栋新房鳞次栉比,一条条柏油路宽阔平坦,公交车、扶贫车间开到家门口,学校、超市、广场、卫生院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热情工作的人群、闲聊家常的老人、嬉闹的孩童……一个个幸福景象相映成趣,这是铜仁搬迁群众幸福的模样。
“在新家,不仅就医、就学、就业方便,社区还开展许多活动增进邻里感情,让我们住得安心、过得舒心?!弊呓商倚允纹酚邢薰?,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映入眼帘,搬迁群众欧艳英正和工友们一起赶制订单。
“没搬迁前只能在家种地、带孩子,丈夫的工资仅够日常开销,搬到镇上企业多,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今年我们打算攒钱买车?!贝优绦耪虿柙按灏岬郊虬仓玫?年,新家的一切都让欧艳英心满意足。为写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文章,松桃苗族自治县盘信镇坚持规划引领,不断完善项目设施,帮助群众解决就业问题,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铜仁曾是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也是易地扶贫搬迁主战场?!笆濉币岳?,全市新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44个,搬迁群众29.36万人,其中跨区县搬迁12.54万人,占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总规模的42.8%,占全省跨区县搬迁规模的54.3%,创造了跨区县搬迁的“铜仁奇?!薄?/p>
“以前在老家生活过得单调,现在每天早上送完孙子去小区的学校上学后,还可以和大家一起打金钱杆、跳跳舞,锻炼锻炼身体?!痹谕蛏角疑缜率贝拿魇导镜奈幕愠∩希康庇褚槐咛?,一边高兴道。
旺家花园社区是万山区最大的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通过不断提升、完善社区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社区就业、产业发展等设施,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归属感不断累积,逐渐升华。
易地扶贫搬迁让山区农民搬入城镇,在享受到城镇优质资源的同时,“新市民”进城也刺激了城镇消费、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展,助推铜仁城镇化发展实现“双赢”。
近年来,铜仁市始终把打造“安居乐业福地”作为“一区五地”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推进,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尽心竭力改善民生,坚持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之路,大力提升城镇品质,持续完善城镇生态功能,切实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市域社会治理向智治迈进
鳞次栉比的楼房、干净整洁的街道、绿意盎然的花园、步履轻快的居民……走进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漂亮舒心的社区氛围不禁让人眼前一亮。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关系着老百姓的幸福安康。
为更好地服务居民,让大家住得“舒心”更“安心”,万山区旺家社区在监控防护系统、移动智能关爱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大数据AI分析平台,为社区治理装上了“天眼”,让物业监管数据与公安机关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社区信息化、现代化服务以及智能安防水平,让社区居民住有所安。
碧江区灯塔街道建起了数智灯塔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与数智灯塔APP。当留守未成年人、留守老人和特殊人群遇到突发情况时,使用“数智灯塔”小程序的一键呼叫和事件上报功能,可及时呼叫,社区马上派人处理,有效防范社区各类风险隐患,提升社区联防联控治理水平。
近年来,我市结合市域治理、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改革创新,率先提出并着力构建“三网体系”(组织“中网”、治理“地网”、数据“天网”)纵到底、横到边,整体覆盖服务、经济、平安、治理等方面,打通了治理“大动脉”,畅通了治理“微循环”,使得市域治理目标更加明晰、权责落实更加精准、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这几年,铜仁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安全,我们的日子也越发舒坦?!痹诒探游鹘值拦愠∩缜幼?0多年,铜仁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点滴变化严润香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她说:“我们小区周边商铺多,各类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社区采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实施智慧化管理后,小区秩序、环境卫生等各方面都得到极大改善,大家都很满意?!?/p>
近年来,铜仁聚焦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立足实际,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探索创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向纵深推进。2020年群众安全感为99.78%,政法机关综合满意度为99.37%,实现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两年“双提升”“双第一”。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奋进的新征程上,铜仁将聚焦生态建设、法治建设、民生事业等重点领域,深入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不断完善配套功能,提升城镇品质,推动“安居乐业福地”迈上新台阶,助推铜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