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山水赋能 特色优势产业生机勃发
2021/12/21    来源:梵净云天     点击:560   

初冬时节,本是万物萧条,但在广袤的黔东大地上,却处处流动着生机勃勃的气息——

在大龙开发区龙江新区产业扶贫基地的水培蔬菜大棚内,浸泡在“水”中的芹菜长势喜人,绿油油地惹人喜爱;

在石阡县五德镇的满山茶园里,茶农们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冬季茶园管护,确保来年春茶丰产;

在思南县塘头镇芭蕉村的红薯基地,村民们忙着抢挖红薯,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群众脸上;

在江口县德旺乡净河村的蛋鸡养殖基地,鸡蛋生产线开足了马力,工人们忙碌有序地分拣鸡蛋、装箱;

……

这一个个场景正是铜仁推进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作为农业大市,铜仁有着丰富的特色优势农业资源,但因土地薄、人均少且发展基础薄弱,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全市农业大而不强、散而不聚、多而不优、杂而不亮。如何在发展农业中走出一条新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6年底,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奋力打造“一区五地”,其中,现代山地特色农业作为大力营造活力迸发的经济生态的重要内容,成为创建绿色发展高地的重要引擎。

谋定而动。这五年,铜仁坚持“依托一产、壮大二产、催生三产,一二三产融合联动,做大经济总量,推动高质量发展”思路,按照“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规?;⒅悄芑?、全球化”发展定位,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聚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农业产业的规模、产量、产值显著增加,农业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夯实发展基础 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欲木之长,必固其本。

山多地少且土层贫瘠、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这些都曾是制约铜仁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破局?铜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夯实发展基石,让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越走越稳。

初冬时节,踏步在德江县桶井乡玉竹山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观光步道,柑橘类水果清香四散,让人心醉。然而几年前,这里还是乱石嶙峋的不毛之地,土层浅薄,易受干旱,就算是发展柑橘也是几年栽苗不见苗。为了保证产业发展,当地经过建渠引水,同步完善电、路等基础设施,让昔日的荒山实现了“彩色梦”。

而在江口县坝盘镇挂扣坝区,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暖意融融、绿意盎然。当地依托交通便捷、水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土地流转盘活资源,实现有机蔬菜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近几年,我市以坝区和高效农业园区为突破口,加快资源要素整合,通过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等工程,提高土地产出能力,同时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大力推广应用智能温室、标准大棚、冷链物流、畜禽标准化圈舍、农业机械等农业配套装备设施,不断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

经过发展,全市已建成坝区199个、现代高效农业园区266个。这些坝区和农业园区犹如一颗颗“绿宝石”镶嵌在群山绿水间,承载着广大农村群众的致富梦想。

与此同时,我市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绿色防控等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组织新技术示范推广800余项;与李玉院士建立“食用菌院士工作站”,与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院士开展“有机农产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研究与应用”合作等;建成2个国家级农作物区域试验站,分别在7个县建设省级和市级的农作物新品种生产试验基地。新品种的引进和先进技术的应用,为全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农民。我市充分发挥市、县、乡三级技术推广体系作用,注重农业专业人才选拔任用,着力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笆濉币岳?,组织培训农业科技人才130期2.3万余人次,认定省级科技特派员480人,累计深入服务现场1.6万余人次,组织开展培训4万余人次,开展技术咨询服务1.8万余次,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推进产业革命 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

生态是铜仁最大的优势。近年来,我市立足生态资源禀赋,结合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科学布局,大力发展生态茶、中药材、生猪、牛羊、家禽、食用菌、蔬菜、辣椒、水果、生态渔业、特色林业、薯类、蜂蜜13个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在发展过程中,我市先后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的实施方案》《关于农业产业化领域金融合作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铜仁市贯彻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方案》《铜仁市2020年“黔货出山·风行天下”夏秋攻势行动方案》及13个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同时全面整合资金资源,通过全力争、向外引、积极融,带动更多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农业重点项目,“十三五”以来,争取到中央、省农业项目资金27亿元,建设了一批相对集中连片的特色优势产业生产基地。

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建立《市领导领衔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工作制度》,举全市之力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经过发展,目前已建成生态茶、生猪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茶园总面积排全省第二,抹茶发展规模居全国前列,黄精、百合、玉竹种植面积均居全省第一,食用菌产业规模居全省第一梯队,林下经济综合排名全省第一,特色冷水鱼产量占全省45%、全省第一。先后获得“中国抹茶之都”“中国高品质抹茶生产基地”“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称号。

为做大经济总量,实现三产融合取得新突破,我市围绕一大批知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强链、延链、补链,培育了江口贵茶、铜仁农夫山泉、碧江好彩头、印江梵天菌业、松桃嘟嘟食品等生态特色食品龙头企业,已基本形成了肉类、食用菌、禽蛋、辣椒、中药材等农产品产业化链条。创新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十大体系”建设工程,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形成“1+1+1>3”的聚合增益效应,真正在农业领域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格局。

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推动和各项利好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铜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梵净山茶、石阡苔茶、梵净蘑菇、珍珠花生、玉屏茶油、沙子空心李、追花族蜂蜜、铜仁红薯粉、思南黄牛、沿河白山羊、江口萝卜猪……这些纯天然、高营养、无污染的“梵净山珍”,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走出大山、走向大市场。

大数据赋能 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贵州省梵天菌业有限公司盘龙生态智慧农场,智能催芽棚内孕育着新的希望,该公司总经理刘兵说:“通过人工控制智能催芽棚内的温度、湿度等,模拟菌丝生长环境,一个棚一次能培育5万棒黑木耳?!比ツ?,该公司引进设备,修建智能化食用菌生产厂、生态智慧农场等,积极推动“汗水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

位于江口县凯德街道特色产业园的铜仁追花族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便通过打造中国蜂产业大数据平台,研发推广智能养蜂装备,搭建产品全程溯源体系,实现养蜂产业从传统的“苦劳力”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变;

位于万山区的贵州贵谷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山地智慧农业全方位解决方案的大数据企业。该公司结合我市山地特色,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科学利用各种资源,合理灌溉节约用水,减少农药化肥等投入,控制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充分利用大数据为企业发展谋前景;

……

这几年,在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进程中,我市着力坚持“智能化”提升,用大数据为产业裂变赋能,实施大数据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标杆项目6个、示范项目34个,带动农业企业57家,建成益农信息站点近2000个,覆盖全市80%以上行政村,有效拓展了农业产业化市场空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为使产业发展持续带动群众增收,我市建成食用菌大数据检测平台、畜禽大数据平台以及现代农业基地监测预警、视频监控平台,帮助产业园区实现基地环境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参数的精准化管理与饲料精准投放、疾病自动诊断、废弃物自动回收等智能化管理?!爸腔?农业”的有益探索,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产业发展势头好,群众增收有希望。五年砥砺奋进,铜仁农业产业从有到优、从散到聚,一幅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正在黔东大地徐徐展开,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