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强基固本,铜仁阔步迈向新征程
2021/12/23    来源:微铜仁     点击:541   

1.jpg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网汇引清泉,润泽千万家。

季冬时节,1.8万平方公里的黔东大地之上,热火朝天的建设图景俯拾皆是,城景相融的绚丽画卷尽显无遗,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仁义之城正在加速崛起。

近年来,铜仁市坚持以打好基础设施“六网会战”为抓手,全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阔步向前,基础设施呈现历史性巨变,创造了高质量发展的“铜仁速度”,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雄厚底气。

2.jpg

立体交通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

2012年,交通运输部出台《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铜仁开启了农村公路建设大会战。

2017年,铜仁市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圆满收官,实现了全市2825个建制村100%通沥青(水泥)路目标。

2018年底,全市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建设目标任务,实施建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12103公里,连通30户及以上村民组5982个,实现了100%通畅目标。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短短数年间,铜仁农村公路实现了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到“车在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精彩飞跃。

3.jpg

铜仁凤凰机场开通国际航线、铜玉铁路开行、杭瑞高速铜仁西互通开通运营、乌江水运全线复航、贵州黔北(德江)民用机场开工建设······这五年,交通大事不断、喜事连连,昔日“地无三尺平”的铜仁,如今已成为畅通八方的“高速平原”。

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457.5亿元,全面畅通立体交通“大动脉”,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全面开花,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动能。

当前,铜仁已构建至周边贵阳、怀化、凯里、吉首等城市2小时高速公路圈,2小时通达贵阳、长沙等黔中和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市的高速铁路圈,3小时到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的空中快速通道。

4.jpg

从“边缘”变为开放的“前沿”,铜仁已成为贵州名副其实向东开放的桥头堡,充当着西南地区连接东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为铜仁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强力支撑。

交通畅,百业兴。立体大交通正源源不断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大产业、新业态在黔东集结,铜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脉搏在武陵山腹地雄雄跳动。

今年上半年,铜仁市地区生产总值达702.01亿元,同比增长13.4%,高于全国(12.7%)0.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2.1%)1.3个百分点,排全省第四位,取得撤地设市以来半年经济排名最好位次。

展望未来,铜仁将持之以恒蓄力打造更加开放的立体交通大通道,在奋力实现“一区五地”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迈出铿锵步伐。

5.jpg

惠民水网

从“用上水”到“安全水”

思南县瓮溪镇余林村地处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由于地理条件特殊,村里没有固定水源,群众曾常年“望水兴叹”。

2016年起,思南县通过创新探索覆盖城乡一体化的“骨干水网”,把水从水源点引到数十公里外的千家万户,让“远水”解了“近渴”,结束了余林村世世代代为水所困的日子。

思南县“骨干水网”建设模式,以骨干水源工程为依托,采取引水、提水、长距离管网输水等方式跨区域调配水资源,有效破解农村供水难题,是铜仁市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全力促进水利惠民的一个生动实践。

6.jpg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建设关系民生福祉。

五年来,铜仁市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持续夯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骨干水源、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让群众共享更多水利发展成果,在黔东大地上绘就出一幅碧水清流的美丽画卷。

为破解群众用水难问题,按照“人人喝上安全水”的总体要求,把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打赢脱贫攻坚基础设施硬仗的硬任务、硬要求、硬标准,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出台《铜仁市农村饮用水管理条例》,让农村群众喝上“稳定水、干净水、放心水”。截至去年9月,全市共有农村供水工程7232处,覆盖解决385.3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6%、自来水普及率达95%,各项指标均超过“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目标。

7.jpg

与此同时,全市加强农田灌溉水利建设,有效解决了生态茶、中药材、生态畜牧业、蔬果、食用菌、油茶等特色农业产业的用水难题,农业水利工程成为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笆濉笔逼?,铜仁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2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41.8%,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7万亩,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05万亩。

为切实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铜仁全面推动骨干水源工程,力争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水源。2018年12月,全省骨干水源工程大兴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成为铜仁水利建设史上一座里程碑。该工程为铜仁33.2万城镇居民提供生活用水,有效助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破题筚路蓝缕,黔东水利惠民生。从“水困”到“水润”,铜仁水利发展方兴未艾。

8.jpg

能源建设

从“温饱电”到“小康电”

“负荷小,输送范围有限,一个110千伏变电站只能供几个乡镇使用,如果邻县变电站出现故障和检修,整个石阡都会受到影响?!惫┑缒烟庠欢热檬涔┑缇止ぷ魅嗽北陡形弈?。

去年6月,总投资近1.34亿元的220千伏泉都变电站正式投入运行,结束了石阡县没有220千伏变电站的历史,40余万石阡群众用电难题得以破解,用上了“安心电”。

让老百姓不仅能用上电,更要用好电。

9.jpg

不驰于空想。按照“一镇(所)一册、一村一方案”的思路,铜仁制定《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方案》,优化农村动力电规划建设,重点解决农村用电质量不高、卡脖子等问题,全面建成安全可靠、结构合理的农村配电网,切实解决全市电力保障问题。

告别生活“温饱电”,用上幸?!靶】档纭?,群众翘首以盼。

“十三五”时期,全市电网建设累计投资46.71亿元,资金投入同比“十二五”期间增长25%,提前一年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任务。

10.jpg

五年来,铜仁围绕“农村、农民、农业”三个重点,将电力建设“向农村、向贫困县、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完成全市167个中心村、319个深度贫困村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对14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电力配套项目提供了保障,为507个产业扶贫项目建设配套电力设施。

光明点亮夜空,“点点星光”汇聚成万家灯火,黔东儿女正拥抱着“电力暖阳”,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齐头并进。

11.jpg

回望五年奋斗路,从发展“瓶颈制约”到“优势支撑”,基础设施建设为铜仁经济社会发展,打通了一条“高速通道”。

破解瓶颈制约,筑牢发展之基。

迈向新征程,铜仁大力推进布局科学、覆盖全面、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画卷正徐徐展开。(杨红  肖玲)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