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铜仁市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按照“种养结合、长短结合、立体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生态茶、中药材、生态畜牧业、蔬果、食用菌、油茶等优势特色产业,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将保障粮食安全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市政府与各区(县)、各区(县)与各乡(镇)、各乡(镇)各村(居)层层签订粮食安全责任状,着力压紧压实责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粮食保供、春耕备耕、农业园区等工作,对做好粮食工作多次作出批示。同时,将粮食安全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和乡村振兴考核,并作为2022年重点督查督办事项,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开展专项督查指导,及时破除问题瓶颈。
大力发展坝区农业。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资源要素整合,按照“一个坝区、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措施、一个方案”的原则,全面推进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农业产业规?;⒈曜蓟?、集约化水平,将坝区打造成“样板田、科技田、效益田”。目前,全市199个坝区均制定了“一坝一策”发展方案,围绕主导产业,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增加产值,实现了坝区个性化发展。目前,群众种植意向已基本明确,全市计划粮食播种面积388万亩以上,其中,水稻155万亩;玉米64.6万亩;大豆28万亩;蔬菜、食用菌、茶叶、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作物面积较上年均有增加。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以“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市场化”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茶、中药材、生猪、牛羊、家禽、食用菌、蔬菜、辣椒、水果、生态渔业、薯类等11个特色优势产业,我市有效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一季度,全市累计实现投产茶园133.15万亩、蔬菜(含辣椒)种植56.6万亩、薯类种植115万亩、水果投产果园面积75.13万亩、食用菌种植规模3.3亿棒(万亩),出栏生猪100.45万头、肉牛10.4万头、肉羊20.69万只、家禽729.73万羽,实现渔业产量1.97万吨、中药材产量2.24万吨、蜂蜜产量616.38吨。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提高粮食产能、?;じ睾吞嵘亓ξ勘辏粤甘成δ芮椭匾┎飞;で氐?,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修编、项目申报、项目实施及工程管护等工作,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及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同时,创新投融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引导和撬动作用,采取投资补助、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2022年全市实现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