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记者从2022年全市新型工业化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上获悉,2021年,我市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四个轮子”的首要引擎,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呈现质量提升、效益显著、转型加快的良好态势,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规模总量持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958亿元,实现增加值248.94亿元,增速1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00.34亿元,实现增加值176.47亿元,增速9.9%。完成工业投资157.9亿元,同比增长45.5%,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全年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数达98.93分,居全省第二位。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动能加速成长。全年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完成规模以上总产值244.8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4%,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到20.2%。全年新引进工业产业项目278个,合同投资额409.2亿元,到位资金270.23亿元。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总产值663.9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94.8%,开发区单位产出达275万元/亩。贵州碧江高新技术开发区获得国家级绿色园区公示,贵州倍易通科技有限公司、农夫山泉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石阡和记、同德药业、农夫山泉获省级绿色工厂。全市获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4户、省级8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工业设计中心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