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铜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在产业集聚、企业培育、要素保障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狠抓产业集聚,助力提质增效。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做大做强核心产业、做专做精主导产业、做特做实优势产业,全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2021年,铜仁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生态特色食品、现代能源产业产值接近100亿元,“1+3”主导产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90%以上,为全市工业稳增长提供了强劲支撑。
狠抓企业培育,强化示范引领。围绕发挥企业龙头引领作用,助推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贵州重力科技、贵茶集团、贵州佳里佳等14户企业入选全省上市培育企业后备名单;碧江金瑞新材料、威顿催化、重力科技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贵州桃李春风、石阡和记成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贵茶集团、佳里佳成为全省“15+1”农产品加工(食品)高成长企业。实施区县党政主要领导领衔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上规入统行动,实现新增上规入统企业101户,新增入规企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36.8%。 狠抓项目建设,激发内生动力。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实施产业大招商活动和工业项目攻坚行动,制定出台《铜仁市新型工业化招商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以锂电池新材料为重点,引进贵州大龙年产2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贵州大龙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与石墨超高提纯应用项目、贵州大龙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落地,有力推动全市工业产业强链、补链、延链。2021年,全市推动万山区汽车零部件、松桃乐嘉高端玩具、仁智科技智能等97个项目建成投产;引导武陵锰业新材料、贵州同德药业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启动升级改造,全年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0亿元。
狠抓开发区建设,提升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开发区作为工业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作用,出台推进开发区首位产业培育方案,围绕首位产业抓发展谋划、抓招商引资、抓企业培育、抓退城进园,推动上下游企业向开发区集聚,奋力打造共生互补的产业生态体系。2021年,铜仁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总产值663.9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94.8%,开发区单位产出达275万元/亩。
狠抓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整合现有政策与资源,有序出台支持工业产业降本增效系列政策措施,完善企业在资源、用地、用能、物流、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保障政策,切实推行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机制,有效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2021年,全市获批省级专项资金扶持的工业项目(企业)共计122个,获批资金8327.63万元;获批省级基金扶持的工业项目(企业)共计15个,获批额度4.08亿元。
狠抓绿色发展,守好生态底线。严格落实国家能耗“双控”政策,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深入开展节能监察问题整改,对全市2013年以来备案“两高”改扩建项目进行审查摸排,完成碧江金瑞新材料、武陵锰业等34户企业工业节水创建,有序推动锰污染治理和锰渣无害化处理循环利用技术攻关,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工业可持续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