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晓景乡,一个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边区小镇,位于沿河东南部,距县城28千米,东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腰界镇交界,东南与松桃苗族自治县甘龙镇接壤,南与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刀坝镇相连。
1934年贺龙、关向应率领红三军转战沿河,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在晓景乡长岗岭(今野溪村)驻扎,并设司令部,晓景乡除了有丰富红色文化资源,还有一条不逊色于茶马古道的交通要道,就是从晓景通往重庆市酉阳县南腰界的“盐油古道”。
2020年,借脱贫攻坚春风,晓景乡实现了美丽乡村的华丽蜕变,2021年8月,七三村被贵州省委、省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2022年1月1日,途经晓景的沿(河)印(江)松(桃)高速公路全线通车,为加速晓景经济、社会、文化一体化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力支撑。
步履不停,发展不止。如今的晓景,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着力在巩固、拓展、衔接上下功夫、见实效,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正在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上稳步前行。
晓景乡地处武陵山腹地、六台山和大老盖山山脉斜坡一带,群山起伏,沟谷纵横,地形为低中山沟谷和低山槽谷貌。
500年前,晓景乡七三段盐油古道就是乌江盐油古道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的晓景乡因乌江盐油古道成为重要经济、交通驿道,有“旱码头”之称,进而促进了当时整个晓景的经济发展以及独特地域文化的形成。
“盐油古道兴盛的时候,油盐运抵沿河码头后,晓景是运至酉阳县南腰界过松桃(甘龙、乌罗)至秀山、花垣等地的必经之地,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326国道的修建,七三段盐油古道逐渐走向衰退到终结?!逼呷宓持Р渴榧浅潞槲八担链讼跋绱又匾慕煌ㄦ涞辣涑闪搜睾拥摹氨咴怠甭浜笙缯?。
因受困于山高路险和财力所限,晓景乡无力凿山开路,修建联通外部的公路,扼守重庆和贵州两地三县通联咽喉的晓景,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区位优势,交通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和民生发展,直到2003年,晓景乡外联毗邻乡镇的公路陆续贯通,当地才算结束没有公路的历史。
“截至2020年底,晓景乡借着脱贫攻坚东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把17个村和社区的通村公路全面硬化,把产业路修到了山顶,打通了一直制约晓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毕跋绲澄榧钦耪浞伤?,交通的改善让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2年1月1日,与沿德、秀印、松铜高速互通连接的沿印松高速公路正式通车,晓景设收费站,从晓景到县城只要18分钟,从集镇到匝道口只需5分钟,从此晓景搭乘高速路网的东风,加入黔东和湘西地区的黄金旅游通道,从沿河“边缘”转变为黔湘渝经济区的“前沿”。
任明廷,是晓景乡的蔬菜种植大户,基地的南瓜、莲花白等蔬菜主要销往贵阳、广州等地,以前最近都要到沙子去上沿酉高速,货车足足要开1个小时,而且晓景到沙子的公路弯道多,大货车无法开到基地,蔬菜量大了,只能一趟一趟用小货车转运,耗时又耗钱。
“沿印松高速开通后,从基地上高速只要5分钟,不仅节约了时间,更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比蚊魍⒏咝说厮档溃憷慕煌?,让自己更有底气扩大蔬菜规模,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蔬菜种植中来。
“沿印松高速通车后,极大改善晓景交通的落后面貌,助推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加速发展,让农特产品走得出去,更加快捷销往山外,外面的商品也能进得来,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晓景乡党委副书记、镇长蔡应举说。
如今,纵横交错的公路网“密布”晓景全境,交通不再是当地发展的“拦路虎”,一条条出山公路成为承载村民致富梦想的脱贫路、希望路,串起了百姓的乡村振兴新梦想。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晓景乡党委政府以“一轴两翼”发展布局,以沿印松高速通道为主轴,带动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七三村和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管家村“两翼”的加速发展,不断拓展空间规划,优化整合多方资源要素,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七三村,乌江盐油古道七三段核心地,晓景乡通往重庆市酉阳县的交通要道,2021年,该村被列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全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走进小山村,白墙民居错落有致、通村道路干净整洁、文化墙色彩斑斓……一幅美丽乡村的田园画卷映入眼帘,七三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
“近几年来,我们村的变化太大了,村里在打造特色田园乡村,要发展旅游,公路、亮化、绿化、菜园子各方面都完善得特别好,生活在这里感觉特别的舒适,有党的好政策才有我们现在美丽家园和美好生活。”60岁的村民冯祝兰激动地说,最近村里房屋亮化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村民们参与度很高,都希望把村子打造得更加美丽。
七三村作为省级示范试点,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过程中,依托土家民居风貌和现代设计有机融合,重点打造民族特色宜居村寨。
同时,还将发挥现有的200余亩荷花和优质稻谷产业优势,结合村里的碉楼、盐油古道、土家舞狮、花灯等特色,因地制宜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示范村。
晓景乡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就是覆盖了管家、高寨、暗塘、野溪等4个村的生态茶产业。由于生态、海拔、气候、土壤都适宜发展生态茶产业,茶叶已成为该乡的主要产业。
眼下,该乡正着力打造集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既为周边群众提供稳定的务工收入,又为游客提供观光需求,真正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乡村美起来。
“目前,晓景乡‘一轴两翼’发展雏形初现,晓景乡党委政府将带领全乡干部群众用实干和奋斗把发展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奋力建设自然生态宜业宜居宜游新晓景?!闭耪浞啥浴耙恢崃揭怼辈捣⒄构婊渎诵判摹?/p>
晓景正坚持“稳定为基、实干为先、发展为要”原则,牢牢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定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围绕“一区两园三带”,即:规划建设水池至集镇新型工业园区,高标准建设七三特色田园、管家盖上生态茶观光园,全力打造晓景至野溪连接侯家盖上中药材产业带、大土连接六台山生态畜牧产业带、长岗岭至七三连接南腰界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带战略布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进程。
1934年贺龙、关向应率领红三军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曾驻扎在晓景乡长岗岭(今野溪村),并设司令部。
红军在长岗岭期间,周边的淇滩、刀坝、甘龙、南腰界等地的部分神兵和青壮年陆续奔向长岗岭参加革命。
南腰界革命根据地至今仍完好保存有数十处红军战斗遗址遗迹,其中,红三军司令部旧址(余家桶子)先后被四川省、重庆市命名为省、市级重点文物?;さノ缓颓嗌倌杲逃?,大坝祠堂战斗遗址于2009年被命名为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晓景和南腰界的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连通两地快速公路,不仅能让晓景多一条连通外界的通道,更有助于“晓景—南腰界红色旅游景区”的连片打造。
晓景互通至重庆南腰界的连接公路,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晓景至南腰界旅游公路,全长9.18公里,采用二级公路建设标准,总投资1.3亿元,建成通车后将快速带动沿线的乡村振兴和两地红色文化旅游发展。
“目前,旅游公路南腰界境内段已基本修通,正在完善附属设施,晓景乡境内的2公里路段,目前正在紧张施工,预计6月底完工?!毕跋缯ぷ魅嗽焙羁嫠呒钦撸吠ǔ岛?,不仅让当年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还能给晓景集镇建设和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对推动两地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连接高速路的快速干道,是城市的“门户”和“脸面”,通过对快速干道沿线270多户房屋进行风貌改造等环境提升,不仅能有效提升晓景的形象,还能提高群众出行的便捷性。
近日,在晓景乡集镇通往高速路的快速干道沿线,房屋已搭好了钢架,不少工人正穿梭其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粉墙作业,有的在干道两旁忙碌着运土、建花坛等,为晓景集镇连接高速路的快速干道“种”下美丽风景。
据施工队班长白长怀介绍,快速干道沿线房屋风貌改造,由沿河国有企业乌江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斥资建设,从5月底开始,分钢管架、粉面、外墙漆三个施工面,每天有90多个工人同时作业,如果天气好的话,两个月便能完成改造工程。
“当初选择建这条快速干道,最看重的是两旁的500亩连片土地,我们将通过发展羊肚菌和草莓等特色农业,把2公里多的快速干道,打造成晓景乡的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带,推动特色农业实现规?;?、生态化发展,持续发挥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张珍飞介绍。
山门洞开,前程锦绣。当前,晓景正处在创新发展、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全乡干部群众将以更大的力度、更强的举措,变资源禀赋为经济势能、变区位优势为竞争优势、变区域边缘为开放前沿,为奋力谱写新时代沿河绚丽篇章贡献更多晓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