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黔东大地话振兴
2022/06/28    来源:微铜仁     点击:571   

稻苗深耕,瓜果琳琅,广袤的黔东大地生机勃发。从“人扛牛拉”到“机器耕种”,从“靠经验”到“靠数据”,“汗水农业”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变,新农机、新技术扎根田间,希望的田野发生着深刻变革。

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铜仁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加快推动以壮大生态茶、生态畜牧、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为重点的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大文章”高位部署、全力推动。

1.jpg

“全力保持农业发展良好势头,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抓好中药材、生态茶、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扩面增量,大力提升畜牧业出栏增量、种植业规模产量……”收割机腾起油菜籽的醇香,耕地车轮番上阵开足马力,“田保姆”“土专家”层层把关,农户穿梭绿林采摘硕果。“梵净山珍·健康养生”“梵净抹茶·香溢天下”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中国抹茶之都”“中国油茶之乡”声名鹊起。

发挥优势强农业,过去一年,铜仁农业总产值增长9.5%,今年1-5月,全市夏粮油收获166.9万亩,完成秋粮播种313.9万亩,完成大豆玉米复合种植16.4万亩。十大特色优势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推进,生态茶、生猪、蔬菜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稳步提升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市县两级支持发展农机合作社93家,机耕作业面积149.1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50%以上。

梵净山下,江河两岸,迈步乡村全面振兴新征程步履铿锵,汗水在乡间肆意挥洒,把美丽乡村新画卷绘就在家乡的沃壤。

2.jpg

藏粮于地

仓禀实方能天下安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p>

正值农忙时节,石阡县聚凤乡指甲坪村61岁的农民牟文碧当起了“地管家”,为了让家乡的田土不荒,她承包了十几亩地进行水稻、玉米、红薯种植?!疤锏乩镏炙?,坡地里种红薯,曾经种过烤烟的地表土疏松心土紧实,正适合种包谷。”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此刻,从党委政府到农技员到农民,守牢粮食安全的使命责任在肩。

保障粮食安全,我市紧盯粮食生产各个关键环节、关键时间节点,市、县、乡三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落实各项田间管护措施,针对农作物苗情、墒情做到因苗施策,分类管理,合理调控水肥,全方位护航粮食提质增效。

严防死守耕地红线,我市多措并举补足粮食安全“短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制定印发了《铜仁市2022年粮油增产示范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下达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落实最严格的耕地?;ぶ贫取?/p>

全力推进撂荒地治理工作,我市通过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分类施策减少存量、严格管控遏制增量等措施,采取流转、翻犁、改种等方式,结合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省级示范社和家庭农场市级示范场创建申报工作,督促指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加强流转土地的经营管理,严禁耕地弃管撂荒,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切实提升农民种地积极性,我市印发实施《铜仁市优化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达128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超50%。与此同时620家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代耕、代种和代防等社会化服务,目前已完成机械化播种71万盘、机插秧8000亩、育插秧技术培训600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机械化播种技术培训98人。

播种、施肥,油门轰隆,“铁牛”入地,碧江白水、思南塘头、松桃盘石……耕地一望无垠,武陵腹地,“沉睡”农田被“唤醒”,市、县、乡三层把关耕入良种,只待穗熟稻花香。

3.jpg

技术注入

汗水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五谷丰登,瓜果累累,不仅仅来自风调雨顺的自然馈赠,更离不开以农业科技为支撑的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

“瞅一眼叶片,就知道什么害虫在作怪”。玉屏侗族自治县亚鱼乡沙子坳村黄桃基地,49岁的“土专家”龙成树前几年到湖南、江西等地疯狂学习技术,如今不仅管护了自家发展的30亩黄桃,更成为村里黄桃基地的特聘技术员。

思南县塘头镇,服务农户29年的高级农艺师杨秀锋有三把尺作为法宝,一把钢尺量苗株距离,一把皮尺量耕地面积,一把“GPS”尺定位测量良田范围,精准护航藏粮于技,让粮食产量节节攀升。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镇食用菌基地,新建的吊棚食用菌大棚,以半亩的土地可栽育2万棒木耳,同样的数量在地栽需要2亩地?;刂悄芑剿刂?、水处理系统、厂房半成品微波杀菌、消毒……大数据发展智慧生态农业,推动食用菌品质产量双提升。

从靠经验,到看数据,从看天吃饭到技术护航,水果长势、气象趋势、土壤墒情,技术注入给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田间地头,奋斗的身影处处展现。2022年全市新认定的191名省、市级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和培训,累计推广农业新技术49项,推广农业新品种67项,领办创办企业(合作社)28个。

乡村新农人崛起,让“梵净山珍”品质产量双效提升,“永不闭幕”的网上茶博会平台让“梵净山茶”线上线下好评如潮,珍珠花生、白水贡米、德江天麻、思南黄牛、沿河白山羊等31件地理标志产品纷纷走出大山,成为“黔货出山”的铜仁主力军。

4.jpg

绿色发展

乡村画卷成为致富新卷

“山涧田园地、荷塘月色村”,源自山海携手的东风送入万山区高楼坪侗族乡青年湖村黄家寨,沉浸式的“桃花源”显现美丽乡村特质。自莞铜结对后,在东西部协作的助力下,青年湖村黄家寨着力在现代乡村旅游、田园自然风光、农业产业观光等方面拓展延伸,打造现代化乡村振兴综合示范“侗家小寨”。

石阡县佛顶山下,尧上村民以乡村旅游探寻产业破题之道,甘泉、美景、密林的滋养下,曾经用于干活果腹的小小黄粑,成为村里的振兴新路,一年800万个黄粑从尧上产出,尧上百姓靠着勤劳双手打造一方致富热土。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发挥优势强农业,旅游、土特产、大数据与农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展乡村发展新空间。

“思南鹦鹉溪镇5G智慧茶园”“蛋链网”“贵福食用菌工厂化车间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场景”“学生营养餐智慧云+农商综合服务应用场景”纷纷入选全市十佳大数据应用场景。

深入融合粤港澳大湾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全力开展农产品销售工作,3.56万吨农产品直达广东省百姓餐桌。

碧江瓦屋司前大坝油菜花海、江口双岑油菜花海被纳入2022年15个油菜花海,铜仁梵净山杜鹃花之旅被纳入10条精品赏花线路……

乡村美、产业兴、村民富,纷纷提亮乡村振兴成色,迈步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砥砺奋进的铜仁正一路繁花盛开。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