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铜仁,处处莺声燕语、柳绿花红,游人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惊叹新型城镇化步伐带来的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铜仁城镇发展在时代的进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在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环境优化等诸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牵引和助推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51.8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6.04%。过去十年城镇化率提升幅度高于全省(19.34)0.7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4.21)5.85个百分点。从城镇化发展规律看,铜仁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时期。
精彩的数字,彰显了多年不懈努力,铜仁新型城镇化取得的长足发展。全市上下立足实际、明确重点、抓住机遇、统筹推进,大步流星地走上了一条经济更加发达、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这条路“新”在以人为核心上
楼房盖得再高、公园建得再美,如果群众进城后甩不脱就业、安家、看病等烦心事,这样的城镇化只是一锅“夹生饭”。我市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帮助居民进得来、住得下、有就业,真正融入城镇。
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首要位置,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9.9%;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三级以上医院数量排全省第一位,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
随着城镇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改善,横亘在农民面前的一个个“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正逐步破除,借助强大的政策推力,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洗脚进城”,安居乐业。
这条路“新”在空间格局上
纹枰落子,布局为要。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铜仁初步形成以主城区为龙头、其他县城为重要载体、特色小城镇为支撑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碧江—万山中心城区区域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玉屏—大龙同城化和德思印融合发展工作进一步推进,松桃、江口、石阡、沿河区域中心辐射能力增强。
如今,铜仁高水平规划了以黔边城市带、环梵净山特色城镇圈、乌江城市带为主体的“两带一圈”城镇空间体系,让人眼前一亮。这一顶层设计既借鉴国内外城镇化组群发展经验,又兼顾了铜仁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条件。
一分靠谋划,九分靠实干。各地紧紧围绕规划,倾力加快推进。从轮廓勾勒到脏腑配置,从蓝图规划到棋子落盘。“两带一圈”——这个铜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巨人”不仅立了起来,而且开始阔步前行。
这条路“新”在协调发展上
城以业兴,人以业聚。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产业就业支撑,城镇化就会缺乏动力,必定行之不远。
秉承统筹协调、多元融合的原则,铜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与旅游产业化相互融合,实现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要素吸纳、就业转移、人口集聚联动统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乡村全面振兴。驱车在黔东大地,一座座新的街镇新区,一片片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工业园区、生态文化旅游区有序交融,生机勃发,一批绿色之城、产业之城在黔东大地崛起。
这条路还“新”在文化传承和城市质量上
新型城镇化不是割裂历史的横空出世,既有现代元素,又有历史文脉,这才是高水平的城镇化。
铜仁综合区位特征和发展潜力,遵循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内在规律,依托独特的山水资源和风土人情,不断优化城镇空间格局,实现空间、规模、产业、特色相得益彰。
各区县结合各自特色,着力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川硐镇、正大镇、太平镇等县域副中心建设成效明显。其中,玉屏、石阡整县推进小城镇建设示范县,玉屏侗族自治县茶花泉小镇等20个小镇纳入特色小镇培育库名单,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镇等22个乡镇纳入特色小城镇培育库名单。万山区万山镇还被列入全国特色小镇。
建设和管理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笆濉逼诩?,全市交通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升级,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14.07亿立方米,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2平方公里;建成3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骨干电网支撑能力显著提高;建成天然气管网53.5公里、移动基站2.3万个、5G基站1071个……铜仁城乡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大手笔的破题和带有浓重黔东“乡音”的华美开篇,让铜仁的新型城镇化实践之路,走得高歌猛进,波澜壮阔。过去五年,铜仁城镇化率年均提升2个百分点,中心城区首位度提升至23%。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48.6平方公里、城市干道843.3公里。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蓖市滦统钦蚧栽诼飞?,任务远未完成,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还必须一锹一锹挖,一筐一筐抬。
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升2个百分点左右,力争提高到56%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306元,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0万人左右。一砖一瓦不马虎,一张蓝图干到底,铜仁正全力打造武陵山片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山水园林特色城市,给全市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