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产业集群向“新”而行 ——铜仁为什么能发展新型功能材料?
2022/07/04    来源:铜仁日报     点击:699   

一座城市,因砥砺奋进而沧桑巨变,在西部大开发改革史上写下耀眼华章。

一种经验,因高瞻远瞩而历久弥新,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上的重要路标。

2022年,沐浴着新国发2号文件的政策春风,盛夏六月,铜仁又迎来激动人心的消息: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省能源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铜仁市打造国家级新型功能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若干政策措施》(黔发改综合〔2022〕488号)文件。

“锐意改革、大胆创新,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为核心首位产业的‘1+3+N’产业体系”“‘贵人服务·一视铜仁’的招商营商服务品牌”……“铜仁经验”,蓄势待发。

铜仁,发展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为什么能?

回溯产业“新”的形成过程,一条“闯”的路线清晰可见:历史机遇的“天时”,资源丰富的“地利”,爱拼会赢的“人和”,汇聚起铜仁“由农到工、从贫到富、自弱到强”跨越的澎湃力量。

顺应“天时”之利——

小城市用四个“国字号”名片拥抱大时代新型材料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铜仁发展新型功能材料产业经验的总结,正是对于铜仁特色道路与发展规律的寻根溯源。在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铜仁顺应“天时”之利,发展新型功能材料产业。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途中发表谈话,确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在全国迅速掀起。一眼看中大龙区位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的原铜仁地委、行署提出开放带动战略,决定在此建立经济开发区,铜仁“工业奇?!庇纱瞬ハ铝讼M闹肿印?/p>

2012年,国务院出台国发〔2012〕2号文件支持贵州,明确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重点开发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2022年1月,新国发2号文件的政策春风劲吹贵州,提出支持贵州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

如今,铜仁又迎来黔发改综合〔2022〕488号文件的政策支持,加快建成全国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聚基地、全国锰产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打造电池材料和锰基功能材料两大产业链……

系列政策犹如一场及时雨,润泽铜仁新型工业转型发展的信心。在以碳达峰、碳中和为主导的绿色转型大背景下,铜仁大龙开发区瞄准目标,奋力推进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向全国、向世界发出铜仁“新”声。 2014年,被列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成为贵州唯一一个获得国家级示范试点园区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2018年,成功列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9年,大龙经济开发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列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批66个之一。

2019年,成功列入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成为全省3个国家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之一。

四张“国字号”名片,成为铜仁发展新型功能材料的“敲门砖”。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铜仁发展新型功能材料产业水到渠成,势在必得。

巧借“地利”之便——

以接力奋斗踩准时代鼓点,以改革创新攻克前行难关

从牛群当道,尘土飞扬,“能把客商呛回去”的大龙镇到开发区新型功能材料产品走遍全球;从乘势“西部大开发”到“东西部协作”的提挡加速,铜仁的新型功材料产业跨越历史沧桑。

彼时,铜仁工业立足点仅是依托湘黔铁路、株六复线带动的“零星碎片”,传统产业低效粗放、交通闭塞、基础滞后,进入新世纪,这里西部大开发东风正胜,湘黔接边点转身为前沿阵地,铜仁,拥有了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的天然优势。

“汇成选择铜仁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这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被愠尚虏牧嫌邢薰径鲁ぶ矶畚乃?。

“地利”——使铜仁成为新型功能材料企业青睐的沃土。

这里,已查明锰矿石资源储量约7.08亿吨,居亚洲第一,成为国家锰矿资源战略安全供应核心区。

2002年3月,红星发展看中铜仁锰矿资源禀赋,通过公开竞拍,成功收购已破产关闭的大龙氯碱镁厂,组建红星锰业。砥砺前行20载,如今红星锰业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高端高纯硫酸锰和第三大电解二氧化锰产品经营企业,系园区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能源新材料主导产业发展重要支撑。

这里,凭借地处黔湘渝三省市交界,快速融入成渝经济圈、长株潭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海铁联运”的贵州东部无水港,促使沿??诎断蚰诼窖由臁?/p>

“大龙凯金项目系铜仁市与东莞市东西部产业协作重点项目,便利的区位优势让双方协作走深走实?!惫愣鸺鸥弊懿玫搜П阍蘖送?。

如今,“五纵五横”的园区路网、52.6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覆盖20公里的集中供热管网、“海铁联运”的贵州东部陆港……皆已成为大龙开发区服务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护航之翼。

资源优势齐聚,铜仁有凤来仪。

截至目前,全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规上企业已发展至69家,每一个“路标”都是铜仁经济腾飞的最好注脚。

筑牢“人和”之基——

以更大力度推进新材料,以更强自信逐梦国际舞台

占得“天时”,坐拥“地利”,市委、市政府决心凝聚共识,用“人和”促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发展。

今年5月,大龙开发区凯金负极材料生产线点火仪式举行。项目仅用60天就完成了1000亩的土地拆迁和场平;仅用两个多就完成厂房封顶、设备安装调试并点火;仅用72天建成110KV开关站……

企业在抢速度,政府在做服务。

近年来,我市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把新型功能材料作为放在新型工业化的首位产业来抓,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新型功能材料产业,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发展,打造“贵人服务·一视铜仁”的创业兴业乐园。

“‘有问题,找专班!’可不是说说而已,有时候半夜12点了还在开现场协调会为企业纾困解难。”大龙开发区招商引资局局长段立鹏深有体会。

中伟股份西部产业基地总经理张朝华说:“‘贵人服务·一视铜仁’的招商营商服务品牌真不是一句空话,从2014年中伟落户铜仁,到2020年公司成功上市,在全国来说都算得上是上市企业用时最短的了。”

凝神,而后聚力。铜仁初遇新型功能材料产业这一朵“祥云”时,抢抓机遇,就内化成开拓者、追赶者不竭的动力。

勇者逐潮,智者破浪。一个个与新型功能材料有关的故事,在黔东大地精彩上演。

看市场。全市以金瑞新材料、红星锰业、汇成新材料、贵州能矿锰业为代表的锰精深加工企业所生产的电池级硫酸锰产品占据全国80%以上。

论效益。2021年,全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44.48亿元,同比增长53.55%,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4%。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6.17亿元,同比增长41.1%,高出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22.6个百分点。

乌江春水东流去,耕破云山几万重。

回望来时路,后发赶超,果敢铜仁一路高歌猛进;展望新未来,步履铿锵,澎湃铜仁正逐梦前行。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