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我市推动文化文艺资源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度融合
2022/07/26    来源:铜仁日报     点击:1086   

近年来,全市文体广电旅游系统努力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持续推进全市文化文艺资源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度融合,取得了较好成效。

强化设施建设

激发阵地新活力

将全市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文化馆,13个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175个乡镇文化站、2876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29个易地扶贫搬迁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阵地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常态化开展免费开放工作,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范围。

市文化馆整体搬迁至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开展舞蹈、音乐、美术、书法培训、阅读讲座等免费开放服务,并围绕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铜仁本土历史文化名人田秋等开展沉浸式文化艺术表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强化队伍建设

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实行“文艺骨干——村(社区)文化能人——文化志愿者——群众文艺队伍”四级培育模式。

今年5月,我市在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成立了全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服务总队,市文体广电旅游局成立直属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服务队30支,各县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市文化馆、梵净山歌舞团、贵州傩文化博物馆成立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服务队13支,分别负责全市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相关工作,在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发展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助推文旅融合等方面充分发挥好志愿组织的作用,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市有文艺骨干3000余人、农村文化能人4000余人、乡镇业余文艺队伍262支,村(社区)业余文艺队伍1164支。

同时,在各县区积极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惠民生的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新方式、新手段,提质志愿服务整体水平,提升志愿服务的辐射力、影响力。

玉屏侗族自治县“晒文化”活动先后荣获全国文化旅游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三等奖,贵州省10佳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品牌;贵州傩文化博物馆被评为铜仁市第一批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站;碧江区图书馆连续11年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强化活动开展

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

今年以来,我市结合中华传统节日、重要节假日、少数民族节庆,借助乡村大舞台、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开展文化三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送到群众中去,引领文化发展。

我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服务队伍在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进景区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100余场次;市梵净山歌舞团文艺工作者走进万山、碧江、印江等地开展文化进万家暨乡村振兴文艺巡演11场次,为社区居民送上精致的“文化大餐”。

同时,各区县文化馆、图书馆将文化培训辅导、流动图书服务等公共文化服务延伸至村(社区),让群众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各级文化文艺队伍下沉一线开展文化培训辅导500余次,流动图书服务及读书活动100余次,文艺演出300余场次。 (刘彪 汪珺)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