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青山为笔,绿水为墨,描绘铜仁的“诗和远方”
2022/09/09    来源:梵净云天客户端     点击:959   

擦亮“山地旅游”靓丽名片

——铜仁旅游产业化发展侧记

说起铜仁,第一印象或许是梵净山,或许是中南门,抑或就是那青山绿水倒映在美丽心间,抑或是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的美好记忆久久不能忘。

这些年,铜仁的标签越来越多,世界自然遗产地、避暑胜地桃花源、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抹茶之都、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中国最美生态康养名城……

中南门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朱砂古镇荣获“中国最佳旅游品质目的地”,石阡佛顶山温泉小镇荣获“中国长寿之乡康养示范基地”称号,江口县太平镇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这些标签和荣誉的背后,就是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懈追求。

当前,全市上下正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政策机遇,扎实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旅游产业发展为核心目标,围绕“山地旅游·温泉康养”主体功能区定位,依托山地旅游资源禀赋,全力促进旅游产品提质、产业提质、服务提质,为全市人民铺就幸福大道。

以青山为笔 巧绘“世外桃源”

铜仁与“世外桃源”的渊源由来已久。

东晋诗人陶渊明写下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以桃花源寄托人们对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美好向往。

自此,武陵也就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世外桃源”。

巍巍武陵,正源梵净山。位于武陵深处的桃源铜仁,便是人们对这里的最美赞誉。

依偎着梵净山,紧贴着锦江河,徜徉在中南门,铜仁人民在这“世外桃源”中代代相传,繁衍生息,幸福美满。

疫情当下,铜仁坚持资源整合,全力构建目标精准营销体系,通过以“线上+线下”模式策划开展系列大规模、多层次、短周期等营销活动,持续拉动游客流量、刺激旅游消费,为全市旅游复苏迎来一线生机。

今年,全市还先后制定出台《铜仁市旅游产业化专项组工作通报问责制度》《铜仁市旅游产业化工作考核评价制度》《铜仁市旅游产业化专项组办公室工作例会制度》《铜仁市旅游产业化专项组办公室工作纪律制度》等,切实推动旅游产业化专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运行。

而这些年,市委、市政府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省委给铜仁的“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发展定位,结合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为全市上下蹚出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径。

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2847.56万人次,其中本省游客达2212.56万人次,外省游客达635.00万人次,外省游客占比22.3%。旅游收入252.44亿元,国内游客人均花费921.62元。

如今,放眼望去,山环水绕,碧野万顷,一座座别致民房错落在绿水青山间,已然一幅田园乡村的幸福模样映照着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

以绿水为墨 点缀旅游图景

多情最是锦江水,一步依依一回头。

据统计,铜仁境内共有河流229条,年可开发利用淡水资源总量达132.21亿立方米,山泉等浅层地下水资源量达31亿立方米,地热水资源8.5亿立方米,水资源丰富,温泉更是属水中之精品,是“全国独有、世界少有”,具有良好的医疗和保健作用。

大量的温泉水资源,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也为铜仁旅游资源再添新机。

近年来,铜仁按照“山地旅游+温泉康养”定位,立足水资源禀赋,着力打造“春踏青赏花、夏纳凉度假、秋采摘体验、冬览雪泡泉”为支撑的精品旅游线路,相继推出了以石阡夜郎古温泉为代表的康养旅游产品8个。

坚持走“温泉+”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按照“市级抓龙头品牌、区县抓精品景区、乡镇抓特色亮点”的发展模式,将温泉资源与大生态、大健康、大旅游深度融合,丰富产业发展业态,延长温泉产业链,与商务、健康、保健、休闲和度假等功能融合。石阡、印江、思南、沿河、江口等县纷纷抢抓发展机遇,在温泉文化上下足功夫。

中国温泉之乡石阡,依托丰富温泉水资源,打造了以温泉三养为核心,集观光旅游、度假养生、医疗保健、休闲娱乐、文化体验、运动康养、养老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世界级温泉小镇,周边的农家乐、家庭旅馆、旅游商品加工等产业也得以遍地开花,不少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越来越多的石阡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贵州是名副其实的地热资源大省,根据贵州旅游资源普查的结果显示,全省就有温泉264处,其中72个区县都发现了温泉。

石阡人民吃上“温泉饭”只是铜仁人民充分挖掘水资源托起幸福梦的一隅,碧江九龙洞温泉、思南九天温泉、印江天堂温泉……铜仁10区县超过一半的都有着丰富的温泉资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些年,铜仁持续做好“水”文章,推动生态环境“高颜值”与旅游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凭借神奇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厚的历史文化,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一幅美丽的全域旅游图景顺势铺展。

以山地景观 铺就幸福大道

去年,2021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和第十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铜仁举行,铜仁向世界展现了山地旅游的生机活力。

今年8月,2022亚洲山地旅游推广大会在贵州贵阳隆重举行,“山地公园省”贵州走向了愈加开阔的国际舞台,贵州旅游的内涵和气质有目共睹。

在山地资源中凸显铜仁旅游特色,全市坚持按照“山上做吸引力、山下做生产力、乡村做支撑力”的发展方向,将得天独厚的山地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向建设成为国际国内一流的山地旅游目的地、一流的度假康养目的地进发。

全市18003平方千米的面积,全境以山地为主,大多数地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铜仁的山山水水,构筑起“梵山净水”之美誉,发展山地旅游也就成了铜仁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今年,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加快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建设”,再次为发展山地旅游注入强大动力,铜仁正乘着发展东风稳步迈进。

依托山地资源,相继推出“避暑度假到贵州·休闲康养游铜仁”2022年铜仁市避暑旅游营销活动、“梵天净土·游福铜仁”文旅复苏月活动,有效促进文旅复苏。

推出以“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全域旅游品牌为龙头引领,以世界自然遗产、5A级景区梵净山为核心,联动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云舍、苗王城、九龙洞、大明边城等景区景点,到长沙、重庆、成都、东莞等地营销推介,进一步提升了铜仁市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大量游客来铜旅游。

推出2022年“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铜城黔语·丝露同行”——知黔行贵展风采、世界同心向未来活动,“流光溢彩夜梵净”户外音乐节、中南门首届啤酒节等文旅产业系列宣传活动,“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独特魅力竞相绽放。

以青山为笔,擘画“世外桃源”蓝图,在美好图景下绘制百姓幸福生活。

以绿水为墨,点缀全域旅游新图景,在乡愁故园里找寻群众的幸福密码。

擦亮山地名片,为更多铜仁人民铺就幸福大道,在山地铜仁亦能找到“诗和远方”。(铜仁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桃红 见习记者 刘敏)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