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500块上门4个小时电话号码,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

逐梦春风再出发——铜仁加快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走笔
2022/12/20    来源:铜仁智慧党建云     点击:1084   

初冬时节,铜仁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仍热度不减。

可以去巍峨的梵净山,领略如梦如幻的雾凇,感受浪漫奇幻的冰雪童话世界;也可以渡船经过澎湃的乌江,感受湘楚文化、巴蜀文化浸润融合,远古遗址、铜钲、牙璋,记录着幽幽古色之文明,逐梦千年历史沧桑;还可以去山水环绕的中南门,逛中南门古街,与先贤对话,点亮心灵之光,体验茶文化、民俗文化、府城文化、市井文化、儒家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相辉映……

武陵山腹地的铜仁,素有“黔东门户”的美誉,早已成为人人向往、为之倾心的“诗和远方”,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打卡、驻足停留。

1671439630953_1.jpg

玉屏侗乡风情园。

近年来,我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发挥良好的生态优势,奋力推进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按照“市级抓龙头品牌、区县抓精品景区、乡镇抓特色亮点”发展思路,扎实推进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全市文化旅游业呈现结构优化、业态丰富、转型升级、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奏响了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合奏曲。

潮头揽胜  旅游精品工程“接二连三”

绿色是铜仁最鲜明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优势是铜仁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我市始终像?;ぱ劬σ谎;ぷ匀缓蜕肪?,高扬生态文明旗帜、全力做好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这里孕育了地球同一纬度最后的隐世净土——梵净山。雄伟磅礴、莫测奇诡、飘逸豪放、情韵俊朗……横观中外,纵览四海,唯有梵净山兼具。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囊括了特质的地貌,哺育着各族儿女,也孕育着各类珍奇野兽、奇花异草,是“生态王国”“动植物基因库”。

1671439655063_2.jpg

梵净山一瞥。

梵净山的美——美在云瀑、禅雾、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观里;美在蘑菇石、红云金顶、月镜山、万米睡佛、万卷经书等景点中;还美在黔金丝猴、珙桐为代表的800余种国家?;ざ参锷?。

我市发挥梵净山文化旅游龙头效益,依托锦江沿线的滩涂、民舍、梯田、溶洞和九曲十八弯的自然风光,深入挖掘民俗、乡愁、农耕文化,结合优美山水环境,突出小桥流水,彰显小家碧玉,建设“山水相依、景田相望、农旅相生、文旅相融”的乡村振兴产业带,生动阐释铜仁百姓富和生态美的辩证统一。

1671439673797_3.jpg

铜仁乡村振兴产业带一角。

在刚召开的市委三届五次全会上,提出要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全市大力实施旅游精品工程。

——全力提升“梵净山”品牌影响力、带动力,成功申创梵净山国家公园,积极推动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创建为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打造梵净山国际旅游度假区。

——大力推动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融合发展,丰富文化业态,打造夜市、夜游、夜节、夜展、夜秀等夜游产品。

1671439702469_4.jpg

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

——发挥朱砂古镇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品牌效应,深入挖掘朱砂古镇工业文化、丹砂文化和康养文化,丰富朱砂旅游产品体系,将朱砂古镇打造成集工业、康养、度假、研学为一体的工业遗址旅游度假目的地。

——发挥石阡温泉首个国家4A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品牌效应,以石阡、思南、印江、江口、碧江为重点,打造一批集康养保健、休闲娱乐、商务会议于一体的高品质“温泉商圈”,把铜仁建设成为知名温泉养生度假目的地。充分用好松桃苗王城、玉屏侗乡风情园、思南石林、德江武陵桃源、沿河黎芝峡等景区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动联动发展。

1671439723750_5.jpg

石阡温泉小镇。

这一方山水,留给了铜仁美轮美奂的山水田园风光,这幅山水画卷承载着铜仁旅游的“诗与远方”,终将成为“百年精品,千年遗产,万年绿色GDP”。

串珠成链  全域旅游风生水起

好风景“串珠成链”,全域旅游如火如荼。

“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的全域大美格局,建设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已然形成。

为进一步深挖梵净山生态旅游资源,增强文化旅游吸引力,铜仁坚持“山上做吸引力、山下做生产力”,将全市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盘“大棋”来谋篇布局,以环梵净山景区为节点,推动全市打造形成高品质文化旅游聚集地。

梵净山下,十年前的孟沟坝还是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村最贫困的寨子之一,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都在少量的耕地上艰难“刨食”,望天“兴叹”。

1671439753625_6.jpg

江口县太平镇乡村风景。

桃源深处,如今村民把寨子改名“梦幻江边”,旅游火热的季节,常是刚送走重庆的客人,又忙着招呼湖南来的游客。村民感叹:“如今的生活,如梦似幻!”

五年来,全市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逐步凸显。以“市级抓龙头品牌、区县抓精品景区、乡镇抓特色亮点”的发展思路推进全域旅游工作,切实坚持发挥生态优势强旅游,扎实推进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2021年9月26日至28日,成功承办了2021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和第十六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乡村振兴产业带等重点项目惊艳亮相,全方位地展示了我市建设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的成果。

近年来,全市文化旅游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2018年,梵净山成功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并被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9年2月,梵净山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2019年全球最值得到访的28个旅游目的地之一,是中国唯一一个入选的景点。

1671439813766_7.jpg

梵净山景区一角。

——2019年11月,国际编号为“215021”号的小行星就命名为“梵净山星”。

——江口县入围2021年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江口县云舍等4个村先后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江口县太平镇创建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镇。

全市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从2018年全省第六名跃居2019年全省第三名,入境过夜游增速2018、2019连续两年列全省第一名。从2017年到2021年,接待国内游客从6465.77万人次恢复到5888.08万人次,旅游收入从517.93亿元恢复式增长为525.76亿元,接待国内过夜游客从489.38万人次增加到595.09万人次。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跨行业的朝阳产业,尤其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促进作用。与新时代同行,与发展大势合拍,铜仁文化旅游产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链接“多彩贵州”“大美中国”逐梦前行!

深度融合 “旅游+”“+旅游”未来可期

近年,铜仁市着力推进“旅游+”“+旅游”融合发展,催生了一批文旅新业态,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教育基地,全面打造美育教育、红色教育、研学教育等,打造贵州省第一个国家级研学营地。打造文化高地,中南门成为集红色文化、科普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于一体的文化大观园。

推动“康养+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了温泉康养旅游产品,以石阡温泉作为全市温泉旅游产业发展的示范、标准,推进碧江九龙洞温泉、思南九天温泉、思南兽王山温泉、沿河思州温泉等温泉产业化提质提档,形成铜仁市温泉旅游产业集群。

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90余场,参与人数达15万余人。中国田径协会发布《关于发展智慧健身步道的指导意见》,将我市马拉松智慧赛道纳入了全国典型智慧健身步道项目,被授予跑遍中国贵州赛区、五星级健身步道。11月6日成功举办了“2022贵州铜仁·梵净山马拉松”,以品牌赛事为引领,进一步促进体旅融合发展,形成以赛促旅、以赛兴旅、以赛强旅的“体育+”多业态融合发展格局。

1671439837203_8.jpg

选手参加马拉松比赛。

推动“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按照“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建设思路,实施农旅融合、园区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两大战略,打造了一批集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科技示范、观光休闲、体验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星级农业园区,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农家乐、销售民族特色产品等系列旅游副业增收脱贫。

推动“工业+旅游”融合发展??乖扒袒⒊Х棵阑?、环境净化建设,完善和丰富园区观光、科普、服务等功能。依托江口紫袍玉带石、农夫山泉、万山朱砂、玉屏箫笛、松桃苗绣、石阡苔茶等旅游工艺品、旅游食品的设计、研发和生产,打造工业旅游景区景点,培育工业科普游、产业公园游、工业购物游等新兴旅游业态。

推动“服务业+旅游”融合发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开展铜仁十佳精品民宿、铜仁十佳导游、铜仁十佳旅游形象大使、铜仁十佳原创歌曲、铜仁十佳美食、铜仁十佳乡村旅游点评选活动,培育打造了一批知名旅游小吃、旅游商品、旅游街区、旅游民宿品牌,提高旅游供给品质,提升旅游休闲、消费水平。

1671439872235_9.jpg

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

当前,全市正踩在机遇风口上,大力挖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化,着力推动旅游大提质、经济大发展,奋力向着打造国际国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目标大踏步迈进。

——推动体旅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梵净山马拉松赛道,举办全马、半马、迷你马、家庭亲子马、青少年马等多样化马拉松赛事,积极发展赛事运营、智能装备等关联产业,打造梵净山马拉松体育小镇,到2025年,建成马拉松国家级高强度训练基地,梵净山马拉松成为国际知名体育赛事。

——建设户外运动基地,推动户外越野、户外穿越、户外徒步、户外露营等山地户外运动发展,适时举办梵净山登山大赛、环梵净山公路自行车大赛、中国传统龙舟赛、锦江公开水域游泳大赛,形成山地户外运动赛事集群。

——大力推动研学旅游发展,充分利用梵净山生物多样性、石阡困牛山红色文化、万山朱砂文化等研学资源,建设一批研学基地,打造一批研学产品,打响铜仁研学品牌,大力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强化本土文化因素植入,深度挖掘并不断提升石阡说春、思南花灯、松桃苗绣、玉屏箫笛等非物质文化以及万山朱砂、德江傩面具特色产品在旅游发展中的经济价值。

1671439891125_10.jpg

苗族绝技和巫傩文化。

诗意盎然的铜仁,如今正以万马奔腾的气势、快马加鞭的劲头、一马当先的勇气,在绿色发展、生态富民、转型跨越不断突破,积极探索实践,努力在“美丽中国”这幅丹青巨作的绘制过程中,增添铜仁的靓丽元素,积极展示铜仁的新时代风采,源源不断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福祉。(李桃红 杨巧丽)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