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之巅的梵净山区,是地球“绝代双骄”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的唯一栖息地。
在梵净山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黔金丝猴户外活动区,几只黔金丝猴正在嬉戏玩闹。一只外形看起来圆滚滚的幼龄黔金丝猴,和其他体型修长的同类相比,显得尤为憨态可掬。
“小家伙是我们两个月前在山上救助的,我们给它取名叫团团?!本然ぶ行母涸鹑搜钗岸约钦咚怠?/p>
今年3月的一天早上,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护林员杨秀海在山上巡林时,突然听到草丛中传出动物的叫声。杨秀海小心翼翼地凑近一瞧,惊奇地发现里面是一只幼龄的黔金丝猴。
“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で芾砭止┩?/span>
“小家伙应该是落单了,孤零零地在草堆的石头缝边窝着,像是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毖钚愫;匾渌?。很快,救护中心工作人员闻讯赶来,用小毛毯裹着“团团”救下了山。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小家伙很快恢复了健康。
不只是被救助的“团团”,随着武陵山区山水工程的实施,生境空间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珍稀野生动物在梵净山区域频频现身。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太平镇管理总站副站长冉伟欣喜地说,“这两年,我们工作人员和村民在山下偶遇黔金丝猴的次数增加了不少,就连游客也会在梵净山核心景区不时看到黔金丝猴的身影。”
生态廊道。
梵净山生物多样性?;は钅?,是武陵山区山水工程的核心单元。珍稀野生动物出现频率增加的背后,离不开这一项目开展生态廊道建设的作用。
该单元分为梵净山东麓、南麓、西麓、北麓4个子项目,涉及铜仁市江口、松桃、印江三县,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6.5万余亩。其中,将梵净山区东北部的习家坪、二坝、长岗岭、马溪河大桥、麻西坳、雀子坳、核桃湾7处作为黔金丝猴等野生动物拓展生境空间的生态廊道,实施植被恢复、裸露山体修复、林分组成优化等工程,并根据黔金丝猴、藏酋猴等动物活动区和拓展区域规律,种植了枫杨、武当玉兰、猕猴桃、肾蕨等黔金丝猴食源性植被31.34万株。目前,区域生态廊道完整通畅,为加强梵净山区生物多样性?;ぬ峁┝擞辛Ρ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