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覆盖率达97%,野生动植物达7900余种,拥有地球同纬度上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是水青冈林在亚洲最重要的?;さ睾腿蚵阕又参镒罘岣坏牡厍?,是珍稀濒危物种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的唯一分布地......梵净山是观察生物多样性?;さ囊桓鲋匾翱?,是地球生态上一颗耀眼的“绿色明珠”。
沿着山脚驱车前行,一旁郁郁葱葱的树林错落有致,一旁潺潺小溪绕林而过,藏匿其中的贵州梵净山管理局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黔金丝猴研究中心)渐渐映入眼帘,9只身披金黄色绒毛的黔金丝猴成群地在笼舍内翻爬、跳跃、玩耍,工作人员赵静正在仔细观察着它们的生长状态并为其喂食。
“我们每天都对这个圈舍进行清扫、消毒,来保证黔金丝猴生存环境的整洁、干净以及健康,同时我们的饲养员会到野外采集树叶来进行饲喂?!闭跃蚕蚣钦呓樯艿?,“我们还会进行环境丰容和行为丰容,比如现在看到的圈舍里的秋千、植物种植、树木搭建等都是完全仿照黔金丝猴野外生存的环境来打造的,同时还会进行他们自身行为的训练和与人之间的互动训练”。
贵州梵净山管理局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黔金丝猴研究中心)成立于1990年,主要涉及黔金丝猴的饲养繁育以及行为监测和科研等方面工作,是我国专门针对黔金丝猴设立的研究与保护机构。得益于梵净山稳定的生态环境、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态资源、独特的生态功能,黔金丝猴从远古时代就在此繁衍而生生不息,并且只分布在梵净山保护区内,目前数量仅有850只左右,是中国特有的3种金丝猴中数量最少、分布区域最窄的物种。
那么,如何?;ず帽挥笆澜缍郎印钡那鹚亢铮?/p>
赵静说,分为就地保护和迁地?;ち礁霾糠郑熬偷乇;ふ攵砸巴庵秩海颐且环矫娑运堑囊巴馄芟⒌氐幕肪城榭鼋斜;ぃ芄采枇⒘?1个视频监测点来进行实时监测,另外按照公里网格的方法,设置400余台的野外红外相机对野外黔金丝猴种群变化情况以及动态进行实时监测。迁地保护就是设立黔金丝猴研究中心,建设一个黔金丝猴繁育、驯化、科普等为一体的研究基地,更好地系统?;で鹚亢??!?/p>
与此同时,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で拇笫莨芸仄教ǎ梢允迪质凳倍嗖忤缶簧街氐惚;の镏郑闭翔缶簧降乩硇畔⑾低?、气象站监测系统、动植物监测系统等,通过大数据平台,对梵净山的视频监控数据、动植物监测、地理信息、气象等数据进行存储、运算和分析,为梵净山生态?;す芾砉ぷ魈峁┤?、系统、翔实的科学依据。截至目前,梵净山区域内共建设1公顷固定大样地10个、水质监测点15个、河床监测断面37个、气象站10个、森林监测样地31个。
所有的?;ぁ⒓嗖?、研究,都直指同一个目的——?;よ缶簧缴锒嘌?。
近年来,梵净山管理局持续开展科学监测和人工繁育研究,黔金丝猴人工种群从1个家庭增加到2个家庭,数量从5只增加到9只,幼猴成活率达100%;充分依托黔金丝猴?;ぷ易裳被岬目蒲薪涣髌教ㄗ饔?,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贵州省林科院、北京大学、云南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开展黔金丝猴遗传学研究、黔金丝猴野外监测与野外生境保护技术研究等项目,2024年已发表黔金丝猴及其栖息地监测研究论文12篇(其中SCI 4篇);在梵净山区域设置梵净山冷杉人工繁育苗引回样地7个,并于今年7月成功引回冷杉培育苗120株,首次实现了梵净山冷杉人工培育苗野外引回;10月,梵净山保护区成功列入lUCN绿色名录。
丰厚的生物多样性家底,是万物并秀、生态涵养的成效,也是大自然对梵净山坚守生态发展的特别回馈。
“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不断优化梵净山保护管理机制,强化生物多样性?;?、强化生态资源安全监管、强化黔金丝猴、梵净山冷杉旗舰物种科研攻关,用实际行动当好梵净山生态卫士,奋力为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贡献梵净山力量。 ”梵净山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洪说道。(田莉莎 唐宇尘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