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文化出?!钡某杉扇傻?。
比如,截至2024年11月底,阅文集团旗下海外门户起点国际已上线约6000部中国网文的翻译作品,今年新增出海AI翻译作品超2000部,同比增长20倍。起点国际累计海外访问用户近3亿人次。
比如,2024年12月,《黑神话:悟空》在被称为“游戏界奥斯卡”的全球年度游戏大奖TGA中获多项提名并最终斩获年度“最佳动作游戏”和“玩家之声”两个奖项,实现中国游戏史上零的突破。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有关提问时表示,很高兴看到《西游记》这部400多年前的中国神话小说在数字化技术“加持”下大放异彩,“圈粉”全球玩家。
比如,2024年夏天,在国内外同步播出的《庆余年》第二季成为迪士尼流媒体平台Disney+有史以来播出热度最高的中国剧作。2024年11月,在停更三年后,李子柒携《雕漆隐花,雕出紫气东来》和《拿柴房造了一个森林衣帽间》两个全新视频作品重回大众视野。在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上,她的粉丝订阅量已达两千多万。
比如,“包饺子、打太极、学汉语”曾经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老三样”,近年来,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新型载体被称为文化出?!靶氯?,正在全球刮起一股来自东方的“中国风”。从“新三样”的技术含量、市场规模和传播效应来看,说“新三样”是文化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毫不为过。面对新的时代机遇,贵州的“文化出海”也将更加风生水起。
天时、地利、人和:“新三样”出海其时已至
“新三样”是市场效益可观、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也是世界多角度了解中国的文化窗口。“新三样”火爆的背后,是天时、地利、人和因素的共振。
在国内外大环境方面,中国国家“硬实力”已显著提升,通过文化产业塑造国家“软实力”、传递中国声音的需求更加迫切;在技术方面,互联网、物联网和相关硬件设备的全球普及和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为各国文化产业“出?!辈斡肴蚓赫峁┝饲看蟮募际踔С?,重塑了内容生产逻辑;在产业发展方面,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已是风生水起,既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机构以及腾讯、网易等商业巨头的参与,也有大量“游戏科学”这样的工作室和海量的个人内容生产者,具备了庞大的规模基础和多元的产业生态。多重有利内外因素叠加,使得中国文化产业“新三样”出海正当其时。
越是全球大市场,越要凸显自身特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手段、现代美学理念相结合,是中国文化出?!靶氯鼻鹩诠馔嗖返闹匾赫Α!逗谏窕啊の蚩铡返某晒?,固然离不开精心的游戏设计、酷炫的视听效果和细腻的操作体验,但西游神话的主题阐释、中国古建的真实再现和国风的游戏音乐,才是这部游戏得以在海外脱颖而出的“杀手锏”。这足以证明,“东方美学”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产品力”与“文化魂”:把握“术”与“道”
回看《黑神话·悟空》和李子柒的成功出海经验,首先是追求精益求精的极致产品力。《黑神话·悟空》的制作周期长达7年,李子柒也是为了做好视频亲自下功夫学习漆艺等非遗文化,“慢慢来,比较快”是他们的共通之处。正是由于对产品的精心打磨,《黑神话·悟空》和李子柒都难以找到“平替”。这在互联网传播热点如走马灯一般“速生速死”的当下,是一股难得的清流,也是二者能够取得成功的前提。
如果说打造精品力作是文化出海的“拳头”,那“文化自信”就是文化出海背后最有力的支撑。短期的套路营销、“爆款”营销或许能一时吸睛,而真正打动人心、留住用户的,是产品体现出的真诚态度和文化内涵,实际上就是“产品力”与“文化魂”。
“产品力”主要来自创作团队对创作规律、市场规律的守正与创新,对产品定位的准确把握、对产品开发的精准把控以及对创新技术、营销手段的合理运用,是一整套系统工程。而最终呈现出的产品形态,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
“产品力”能够决定一款文化产品是否合格和优秀,而要从优秀晋级为独一无二,则离不开“文化魂”的加持。纵观2024年我国文化出海的成功产品,基本上都是立足于深挖传统文化资源禀赋,把经过提炼的文化元素和“产品力”有机结合起来。简而言之,文化产品中的“文化魂”应当是鲜活生动的,不能只是堆砌一些和产品核心毫不相干的文化元素,“两张皮”只会适得其反。
打造精品力作和找到文化之魂是相辅相成的。产品决定了文化理念呈现和与用户互动的具体方式,而文化理念决定了产品立意的品位格局,二者是“术”与“道”的关系。要想打造更多文化出海的精品力作,要在“术”上应用更多现代技术、现代理念和营销手段,更要在“道”上找到“主心骨”,为产品赋予灵魂,通过讲述中国故事润物无声地传递中国文化、中国主张。
贵州“文化出?!保呵绷ξ尴?未来可期
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活的文化实践,贵州提出了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的目标定位,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为推动文化“走出去”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4年,贵州“文化出?!蓖史壮?。2024年春节期间,贵州省花灯剧院应邀赴新加坡演出;2024年意大利春夏米兰时装周期间,《苗印》全新系列作品发布,作品灵感来自贵阳清镇市麦格苗族布依族乡小谷陇村的苗族支系“四印苗”;2024年6月,在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阳明文库》系列图书、《孔学堂》杂志和《这就是“村BA”》等贵州图书成功通过版权交易与加拿大、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出版机构签约,助力多彩贵州特色文化走向全球;2024年,贵州茅台走进瑞士、意大利、印度尼西亚、泰国、日本、德国等国家,通过举办“茅台之夜”活动展现茅台独特的品牌魅力和文化魅力??梢钥闯?,贵州“文化出海”的业态包括了文艺演出、图书和承载了贵州文化元素的物质产品,内容涵盖了民族文化、阳明文化、酒文化以及贵州当代的文化实践,已经初步呈现多点开花的良好势头。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这句话除了传递出文化出海的满满自信,也意味着宝贵的发展机遇。接下来,贵州可以继续围绕多彩贵州特色文化资源禀赋,做好“深挖、提炼、扩面、广传”,尝试包括“新三样”在内的多种“文化出?!币堤?,探索将多种业态、多种符号相互融合、相互借势,形成“打包出?!钡牟肪卣?。有关部门要大力厚植文化产业发展的优良营商环境,以真金白银的政策鼓励更多人才和“耐心资本”进入行业,因地制宜培育优势文化业态。文化产业从业者把多彩贵州特色文化学深学透、灵活运用,多一点打磨精品的情怀、少一点“唯流量”的浮躁,用自信和专业的姿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贵州故事,用技术赋能做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为“传统+现代”这道算式找到新的打开方式,让更多贵州本土IP以充满创意和温度的方式触达世界各地的用户,形成和用户的情感连接。 扬帆出海,风头正劲。期待更多贵州文化产品走出大山、跨越大洋,成为讲好故事、传播价值、塑造形象的“使者”,为文明的交流互鉴作出新贡献。(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