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碧江区和平乡龙鱼村的千亩蔬菜基地里,菜农杨昌军将最后一筐新鲜菜心搬上冷链车。这批蔬菜将在48小时后抵达深圳商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市民餐桌上的“抢手货”。“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灌溉渠直通地头,蔬菜亩产提高20%,订单价比本地市场还高两成?!毖畈男θ堇?,藏着铜仁农业的升级密码。
2025年春季,铜仁市以“山地农业现代化”为主线,串联起高标准农田建设、特色农业提质、农文旅深度融合三大篇章,在梵净山麓的沃野间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截至3月底,全市春耕进度达9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同比增长5.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三年领跑全省。
高标准农田建设 从“碎片化”到“吨粮田”
在思南县塘头镇小溪河村,54岁的村民张建国正操作新型旋耕机翻整土地。去年刚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项目,让这片曾经“十涝九旱”的坡地变成连片良田?!疤锕∮不?,农机下地不陷脚,今年计划种双季稻,亩产冲刺2000斤!”张建国的底气,源于全市18.65万亩高标准农田的提质改造。
碧江区滑石乡白水村的蜕变更具示范意义。通过田块整治、排灌渠系和智能监测系统建设,该村1169亩“插花田”整合为现代化粮油基地,灌溉率达85%,机耕道通达率超95%。2024年水稻亩产达1200斤,较改造前翻倍,带动户均增收3000元。
与此同时,铜仁市创新“以工代赈”模式,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优先吸纳本地劳动力。江口县德旺乡茶寨村村民田茂权算了一笔账:“参与沟渠修建每天赚150元,3个月增收1.3万元,自家5亩地还能享受改造红利。”
特色农业“出圈” 从“土疙瘩”到“金招牌”
石阡县花桥镇凯镇村的太秋甜柿基地里,农场主甘德发手持高枝剪,正在指导工人科学疏枝?!拔颐堑奶鹗撂嵌却?8%,比普通品种高30%,去年60亩投产果园产值30万元,带动8人稳定就业?!蓖ü岸┑ブ种?采摘体验”模式,该农场年助农务工创收12万元,产品直供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商超。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天堂镇千亩茶园中,无人机正进行生物防治作业。茶农张秀英轻抚嫩芽:“合作社引进‘梵净抹茶’加工线后,鲜叶收购价每斤提高5元,10亩茶园多赚1.2万元?!比缃瘢拌缶簧讲琛逼放萍壑低黄?0亿元,成为贵州茶产业“出山跨?!钡南确妗?/p>
还有铜仁市构建“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户”的科技助农体系。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官舟镇妙坝村的500亩“黔花生7号”基地,通过省农科院的单粒精播技术,亩产较传统种植提高139公斤;玉屏侗族自治县康荣生态公司将杨梅深加工为果酒,2024年年订单超500万元,带动300余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
农文旅融合 从“卖产品”到“卖风景”
3月22日,江口县德旺乡千亩油菜花海中,摄影爱好者金来平正在拍摄抖音短视频:“蓝天黄花配上侗族大歌,这条视频点击量已经破万!”这场以“相约梵净山下·共赏油菜花开”为主题的活动,设置10处网红打卡点,吸引自媒体达人创作内容300余条,全网曝光量突破5000万次。
碧江区和平乡龙鱼村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里,每天有100万枚鸡蛋发往东莞。村民杨昌军介绍:“我们的鸡蛋通过221项检测认证,价格比本地市场高20%,去年带动户均增收3万元。”该基地创新“冷链直供+电商预售”模式,2025年春季订单量同比增长35%。
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朗溪镇石漠化公园,昔日的“石头山”已变身“花果山”。村民田茂权经营的“云上农庄”农家乐,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光卖黄桃和跑山鸡就收入8万元。通过“生态治理+非遗体验”模式,该镇发展经果林1.2万亩,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据统计,2024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00万元,书写了石漠化地区“点石成金”的传奇。
机制创新 从“单兵突进”到“协同作战”
“我们村把50亩集体土地入股茶园,每年分红8万元,还能优先用工!”印江自治县合水镇坪楼村支书杨再志细数“村企联营”好处。铜仁市创新“三变”改革2.0版,通过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财政资金股权量化等机制,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带动1.4万余户脱贫户稳定增收。
在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镇,"强村富民工坊"里机器轰鸣,3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通过整合14个乡镇资源,该县探索出"龙头企业+强村公司+工坊"模式,实现年产值超千万元。这种"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让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在思南县青杠坝村,党支部书记冷朝刚带领村民发展多元产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200万元。"我们推行‘三变’改革,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冷朝刚的话道出了铜仁市强村富民的关键。通过实施"农村党建引领"行动,全市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5000余名,组建强村富民公司234个,带动2075个村发展集体经济。
从龙鱼村的冷链车到德旺乡的油菜花海,从太秋甜柿的枝头到石漠化公园的桃花林,铜仁市正以“生态优先、科技赋能、融合共生”的实践,破解山地农业现代化难题。从石漠化山区到现代农业园区,从传统种植到三产融合,这片红色热土正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铜仁的实践证明,只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激活特色产业动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步履就会越来越坚定。(张宏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