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塑造着人的道德品质与性格特征,发挥着维护家庭和谐与稳定的重要作用,而且影响着社会伦理秩序与道德风尚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毙率贝尘跋?,要深入解读孝道文化,立足铜仁实践,挖掘优秀传统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核,系统阐释其时代价值。
首先,传承孝道精神,是汲取传统优秀文化的应有之义。
理解并把握传统孝道的理论内涵,是继承优秀传统孝道文化的前提基础,为构建和谐铜仁提供理论来源。从孝道的规范来看,其精神内核体现为孝养、孝敬、孝顺、孝谏、孝思?!靶⒀鼻康鞯氖亲优愿改冈谏钭柿嫌敕裆系墓└鹑危繁8改改芄幌碛形榷ㄇ沂室说纳钐跫?。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赡养父母是最基本的孝道,涵盖了物质和精神需求层面的满足。“孝敬”不仅限于物质上的“养”,更需蕴含深厚的爱与尊敬之情。在孔子看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顺”强调子女对父母的顺从和尊重,即不违背父母的意愿??鬃咏⑺辰缍ㄎ炒痈改钢荆案冈诠燮渲?,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靶②伞笔且缰た创改傅慕ㄒ橛胍饧!缎⒕に仝赫隆吩疲骸案赣姓?,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薄靶⑺肌笔侵付愿改傅乃寄?,是子女对父母最自然、最纯粹的爱与牵绊,正是在这样的牵绊之下,要求我们对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传统孝道文化,强调是子女与父母之间情感的自然流露,要求子女不仅仅要关注父母的物质生活,更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通过对年轻一代感恩之心、责任之心的培育,构建良好的代际关系、和谐的社会氛围。
其次,传承孝道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首次提出“社会和谐”概念,指出,“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例如……提倡社会和谐,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所有这些主张都只是表明要消灭阶级对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理论基础。孝道文化蕴含的道德准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等道德规范一脉相承。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孝道文化。一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子女的孝道意义。在学校教育中,通过课程设置、主题活动等方式,将孝道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理解和践行孝道精神。另一方面,强化法律保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全系。近年来,铜仁在推动社会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出台《“铜城仁者”荣誉体系建设的意见》《“铜城仁者”学习宣传管理实施办法》等,构建评选推荐、学习宣传、礼遇帮扶“三个体系”,成功树立并宣传了一系列“铜城仁者”先进典型,为全社会树立了道德标杆,营造了社会和谐风尚。
最后,传承孝道精神,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之举。
孝道文化不仅关乎家庭,更关乎社会。传承优秀孝道文化,有利于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铜仁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铜仁秉承“厚德铸铜·仁义致远”的城市精神,积极践行德治建设,加强榜样引领,以典型示范增强影响力,依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整合互联网、家庭、学校、政府等多方资源,弘扬孝道文化。松桃苗族自治县盘信镇大湾村被誉为“苗家孝子第一村”,以“人人行孝道、个个扬善德”而闻名,村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的真谛。大湾村认识到孝道文化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通过打造“孝、慈”文化品牌,精选了《二十四孝》《三字经》《弟子规》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内容,以榜样教育、唱苗歌、讲故事等方式塑造苗族孝道示范点,打造具有松桃特色的孝道文化。为了将孝道文化落到实处,大湾村出台了《大湾村孝慈示范村创建方案》,制定了《大湾村村规民约》,为村民提供了行为准则。大湾村的孝道文化实践,促进了家庭和睦,是构建和谐铜仁的生动教材。
传承优秀孝道文化,不仅是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文化长卷”的时代需要,更是和谐铜仁的实践需要。传承优秀孝道文化,要汲取传统孝道文化合理内核,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新时代铜仁实际发展需要,实现铜仁和谐发展。(陈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