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25—2026铜仁梵净山足球联赛(第二轮次)的哨声吹响,一个萌趣灵动的形象也随之走进大众视野——赛事文化符号“梵小超”。该符号被定义为“梵天净土的精灵”,其设计通过“小”与“超”二字的精准解构,既呼应了赛事“最‘氧’足球赛 问鼎梵净山”的定位,更浓缩了铜仁“文体旅融合”的发展理念。
“小”字承载的亲民内核,在赛事实践中得到生动诠释。它不仅指向符号本身亲切萌动的视觉特质,更对应着联赛深入街巷的全民参与属性。梵超联赛的球员涵盖18至50岁的多元群体,松桃“村晚狂欢队”的自由职业球员、石阡队的全自由职业阵容,恰是“小”所象征的草根底色的鲜活注脚。为拉近与公众的距离,思南主场还免费发放3000张入场券,万山主场设置互动K歌、有奖竞猜等环节,让赛事真正成为连接球迷、青少年与地域文化的纽带。这种“接地气”的设计逻辑,与赛事“周周有赛事,区县有主场”的布局形成呼应,彰显了组织者对群众情感共鸣的深度考量。
“超”字则凝练了赛事的精神高度与发展格局。其表层传递着绿茵场上超越自我、角逐争锋的体育精神——万山 “朱砂正红队”与碧江“龙游锦江队”攻防转换中的每球必争,即便失利仍赢得全场掌声的竞技风度,正是“超”的生动演绎。深层来看,“超”更指向赛事的突破性定位——作为贵州“村—梵—城”三级足球赛事体系的核心一环,梵超以铜仁10个区县“全域主场”、17轮跨赛季对决的规模,实现了对传统区域性赛事的超越;而“体育搭台,文旅唱戏”的创新模式,更让赛事超越了单纯的竞技范畴,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让足球赛事成为展示铜仁生态之美、文化之韵的窗口,更成为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载体。梵小超因其所蕴含的发展智慧而超越了普通赛事标识的意义,当思南主场的花灯舞、魁榜醒狮与土家族剪纸轮番登场,当万山主场的《淘砂声声》舞蹈诉说朱砂文化,当江口抹茶啤酒、松桃卤鸭子等特产亮相赛场内外,“白天游梵净山、逛古镇,晚上看球赛、品非遗”的沉浸式场景逐渐成型,让梵净山的绿水青山成为可体验、可消费的旅游资源,切实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收益转化。(李桃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