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通过建机制、优服务、抓重点、聚合力等联动施策,为未成年人成长成才打造安全、健康、和谐的良好环境。
建机制明责任,构建护苗责任体系。坚持党建引领“护苗行动”,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1个综合协调办公室和司法?;?、家庭?;さ?个工作组,压实乡镇(街道)属地管理职责,构建起“1+6+N”工作体系。制定未成年人?;ね怀鑫侍庾ㄏ钪卫砉ぷ髯ò嗉霸诵谢疲魅氛?、公安、教育、卫健等部门职责定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判解决问题,有效防范未成年人犯罪、性侵、溺亡等突出问题。建立未成年人?;すぷ髁隙讲橹贫群妥吩鹞试鸢旆ǎ扇 俺9娑讲?专项督查+重点督查”方式,确保工作有序有力。
优服务强保障,筑牢护苗民生底线。用好“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全面摸排未成年人信息底数,按照单亲家庭子女、困境儿童、行为偏差青少年等分类建立档案,实行“一人一档”管理。通过建成“儿童之家”28个、培育“花蕾护航·女童保护”讲师113名、组建“蝴蝶妈妈”志愿服务队86支、打造“袋鼠妈妈”心理咨询室等,全面开展健康服务、防性侵宣传教育、心理辅导等服务活动,护航未成年健康成长。实施“圆梦助学”计划,建立“成长护航”基金,发放补助金926万元,资助214名困境学生,切实解决困境未成年急难愁盼问题。
抓关键重攻坚,织密护苗防控网格。建成松桃自治县第十一中学,建立“矫治——就学——就业”衔接机制,帮助特殊未成年学生学习成长。探索推行“三色预警”动态监测机制,建立“红黄蓝”分级档案,抓好重点未成年人监督管理。在全县重点场所安装平安黔哨,对未成年人实时监测预警,有效防范未成年人违规违法。依托雪亮工程AI识别技术,结合校园智能手环,对进入重点山塘水库、河流河段等危险区域的未成年人进行预警提醒,防止发生安全事故。通过“心理健康云监测系统”与线下家访,精准掌握学生儿童心理健康、不稳定家庭环境等情况,建立“预防——发现——干预——跟踪”全链条工作机制,筑牢未成年人?;ね?。
聚合力拓维度,打造护苗良好生态。建立“法治副校长+巡回审判员+校园调解队”联动机制,将庭审现场“搬进校园”,通过以案释法、课堂讲法、文化载法,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以“文化护苗”为抓手,依托苗族刺绣非遗传承基地等,创新开设“非遗课堂”“民俗德育工坊”,组织非遗传承人担任校外辅导员,用乡土语言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条款,打造未成年人?;の幕?。充分吸纳126家社会组织力量,组建“护苗联盟”,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注入强劲动力。整合社会各类资金,设立60万元专项基金,帮助未成年人完成“微心愿”1200余个。(莫徐林)





